尼克松及其白宫班子

或许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家才能完全写透尼克松。不过,尼克松主要的政治个性特征并不神秘。他的优点包括智慧过人,拥有百科全书般的政治知识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尼克松对权力关系极具敏感性,能迅速吃透他人的心理,具有一种天生的能力来识别特定形势下采取行动的成功希望。他喜欢采取大胆的政治行动,对国际事务非常着迷。

尼克松的弱点源于他根深蒂固的易怒和烦恼感。尼克松严于律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掩盖他的不友好倾向,但这些倾向会不时地爆发出来,尤其是在他与志同道合的助手们在一起时。尼克松还有一些别的性格特征让他成为政界的异端:他非常内向,不善交际。

在1968年的竞选活动中,尼克松呼吁建立“一个门户开放、眼界开阔、思想开明的政府”。他身体力行、说到做到,任命民主党自由派人士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为国内事务顾问,又任命坚定的保守派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为经济顾问。尼克松投入大量的时间听取莫伊尼汉和伯恩斯的观点,就他们所提的要求进行斡旋。继而,他转向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幕僚体系,使自己避免过度依赖近身顾问的意见。尼克松任命他的竞选主管H·R“鲍勃”·霍尔德曼[H.R. (Bob)Haldeman]为白宫办公厅主任,这是一个在尼克松政府里举足轻重的职位。

尼克松还对白宫的外交决策过程进行了集权化处理。他借鉴艾森豪威尔的经验,加强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体制,但尼克松的做法与艾森豪威尔那种你来我往、充分辩论的决策风格大相径庭。他自己单独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和思考,事关重大的关键外交决策则与他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哈佛大学的国际关系学者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讨论后便拍板决定。尼克松还有一点与艾森豪威尔不同的是,艾森豪威尔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是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而尼克松的国务卿威廉·罗杰斯(William Rogers) 对于政府实施的一些重大外交新政策事先竟100毫不知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