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闻首脑(8)

1951年1月5日,胡乔木致函“范、邓、安”:

“《人民日报》第三版的版面仍未见有显著的改善。其主要原因仍是缺乏思想性的文字,未能成为讨论思想问题的战线。”

1951年3月4日,胡乔木在信中写道:

“评论的沉闷当然首先是因为评论的内容空泛,使人不知道作者究竟在打算叫人干什么,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

也就在这一天,《人民日报》第三版从《开明少年》杂志第66期上转载了一段文章,意思是说喜马拉雅山的主峰不应用外国人名称“额非尔士峰”,而应叫“珠穆朗玛峰”。文章用了标题《我们伟大祖国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胡乔木看了,颇不满意,写信论述了自己对于标题的见解:

注意标题——这是我对于《人民日报》的一个要求。

今天的报纸第三版有一段文章,题目是《我们伟大祖国拥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这个题目是报纸上许多不好的标题之一。从这个题目人们决不能得到关于这段文章内容的任何暗示,而且也不能引起任何兴味,因为标题里的话是谁都知道的。这段文章正确的标法应当是《额非尔士峰的名字应与通令纠正》,《额非尔士峰应当恢复祖国的原名》,《用外国人名称呼我国最高峰是一个错误》,《纠正我国地理名称上的一个重要错误》,《世界第一高峰是谁发现的》,《发现世界最高峰的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等等。

我所以详细指出这个例子,是因为《人民日报》上这类毛病太多了,简直是每一天每一页都有这种题不对文、不着边际、毫无生气的题目。我要求编辑部切实改正这种现象。

只要全部题目(连小题)都是生动醒目的,文章又都是对题而不是离题的,那就表示整个报纸的生动醒目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加上短评、信箱、动态、通讯、图片等成分安排好,编排不是故意叫人难受,那么,报纸就会活跃得像春天的大花园一样了。

对于《人民日报》,胡乔木几乎到了“管头管脚”的地步,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不断给“范、邓、安”写信。

1950年5月13日,他在信中要求《人民日报》改进广告工作,以期成为“领导全国广告改进的首脑”。

1950年6月25日,他写信称:“《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很有益,但每信后面应注明处理情形或意见,如此信已复如何如何,此信已转抄某处某处,此信已请某人某人代复,此信为何尚未答复。否则看了就未免令人纳罕。”

胡乔木曾对《人民日报》及其他报刊的工作,写过许多这类信件,有时打电话,有时托人转告,有时约见报社领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因宣传部负责每天指导宣传工作特别是报纸评论的工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