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1)

要攘外必先安内。就是必先要内部团结统一,全国一致来从事生聚教训,以求具备对日长期抵抗的条件,然后再实行全面抵抗,那才有获得最后胜利的把握。我们只有在这一次战争中能得到胜利,然后也才有机会去放手建设我们三民主义的理想国家。

蒋介石对力行社创始人的讲话这是滕杰对讲话回忆的重述。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17页。

蒋介石在短期流亡中,与汪精卫达成了妥协,准备重返原职。1932年1月17日,蒋介石宣布他将重新执政,四天后他回到了南京。2月29日,军事委员会重新组成。一周后,3月6日,蒋被指定为政府主席。在这关键的两个月里,力行社从纸上谈兵变成了一个由300个无比效忠蒋介石的分子组成的最高机密组织实体。它的成员后来成为具有50万人以上的新的国家政治力量的核心,被普遍视为像复兴社这类前线组织的成员。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25、112页;程一鸣:《军统特务组织的真相》,第188页。BritishForeignOfficeRecords,London:HerMajesty’sPublicRecordOffice,p 4;章微寒:《戴笠与庞大的军统局组织》,第283页。

由原来的力行社变成一个重要政治力量的过程,是从一份会议通知开始的。那份通知发给现被称为“护党救国筹备处”组织的三个领导,要求他们在1932年1月22日,即蒋介石回到南京的次日,到他的办公室开会。“筹备处”的全称在干国勋的《关于所谓“复兴社”的真情实况》(上)第35页中提到。这三人是康泽、滕杰和贺衷寒。在见校长之前,他们先与蒋的秘书邓文仪在前厅碰了头。这四人共同决定,在见到蒋时他们将头一次不用“校长”称呼他,而以一个全新的、首次在他面前使用的头衔“领袖”向他致敬。按照计划,他们被领进去,门一关上,他们便尊称蒋介石为“领袖”。根据后来左派对“法西斯秘密特务”的批判,法西斯主义本身无非是“保旧专制主义”的现代形式,其“领袖”显示了极权主义的面目,在他周围聚集了一群忠实而盲从的秘密群体。黄楫清:《中国法西斯特务往哪里去?》,第6—7页。然后,他们详尽汇报了力行社的计划。邓文仪作了记录。对邓文仪和滕杰的采访,引自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13页。会后不久,蒋也把潘佑强叫去面谈。

蒋介石一开始对这个新称呼没作评论。相反,他很仔细地听汇报。但听完后,他说:“你们为什么不继续叫我‘校长’?你们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这个计划非常合适。不过,你们都太年轻,太没有经验,我怕你们失败。让我来领导你们。”他后来建议,召集筹备处的所有人员到他城外的陵园别墅开“谈话会”。他们自然都言听计从。会议安排在2月最后一周的一个晚上。干国勋说会议是在1932年3月4日召开的,比邓元忠讲的晚了约一星期,并把力行社创建会议的日期定在1932年3月7日。干国勋:《关于所谓“复兴社”的真情实况》(上),第35—36页。邓元忠说开会的日期是在2月28日前的一个星期,因为在此之前的1月下旬至2月中,蒋介石在洛阳(国民党临时首都)和徐州(他在那里会见了冯玉祥和汪精卫)。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14页。张玛丽(MariaChang)说会议的日期是在1932年2月19日。Chang,TheChineseBlueShirtSociety,p 56。至于那个“领袖”的称呼,蒋自那时起就被他最亲近的随从们这么叫了。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30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