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行社(3)

在回国之前,滕杰抱着与日战争的可能性将能使全中国联合起的愿望。可回国之后,他发现民族被分裂得支离破碎,政治跟他离开前一样的腐败,政客们一心只为谋私利。滕杰与另外两个同他一起回国的人具有共同的看法。他们是萧赞育和陈启宇。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04页。若要动员民众,那就需要成立一个真正强大的政党,它应当具有获得群众支持的能力。由于想到了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期间地下指挥学生组织的成功例子,滕杰起草了一个用黄埔毕业生作为骨干来建立一个绝密组织的计划。这个新组织将以“民主集权来联立一个具有统一意志,铁的纪律,分工明确,有自愿行动能力的强大组织”滕杰与另外两个同他一起回国的人具有共同的看法。他们是萧赞育和陈启宇。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05、127页。并见Ch’i,NationalistChinaatWar,p 223。的原则来联合军民中的优秀青年。

滕杰怀揣这个计划,去见朋友曾扩情。曾被分配在南京中央党部的军事处滕杰先咨询了他的内弟陈启宇,后者对他说这可不是一种个人可以资助的活动,建议他把这份计划递交给有关当局考虑。他的另一个在江苏省政府当监察员的朋友胡轨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对通过组织形式来解决民族危机失去了信心。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105页。,听了这个想法后很兴奋。作为实行这个计划的第一步,他请了九个朋友吃晚饭。同上书,第106页。客人们包括酆悌、邓文仪、蔡劲军、娄绍恺、李秉中、周复和张本清。亦见章微寒:《戴笠与庞大的军统局组织》,第283页。他把干国勋、胡宗南和潘佑也列在客人的名单上。所有的客人都是黄埔的毕业生,其中两位湖南来客酆悌和邓文仪,是一期毕业生。酆悌,1906年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死后他便离开了小学,去湘阴的一个绸缎店当学徒。学徒生活使他感到无聊,在与店主发生了一次争执后,他去了广州到一个叔叔那儿住,找了个“录事”的活干。之后,他进了黄埔军校一期班。在北伐中,酆悌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他连任过两期的黄埔校友会秘书。1928年他接替了周佛海中央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的位子。干国勋:《关于所谓“复兴社”的真情实况》(中),第71页;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70页。邓文仪是黄埔和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一期班的毕业生。后来,他在1938年当了中国驻莫斯科的武官。抗战中,他成了总统办公厅政治部的头目。Lestz,TheMeaningofRevival,pp 189—190。他们的湖南身份非同小可。邓文仪:《从军报国记》,第195页。来自湖南的黄埔军校生都充分意识到家乡有辈出像曾国藩和左宗棠这样的军事家的传统,因此他们感到自己尤其应当在拯救民族的事业中担任领导角色。力行社“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其他人认为湖南人在其中搞“派系”。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第63页。在酆悌和邓文仪的协助下,计划得到一致通过,而且大家还都同意举行第二次晚餐聚会,到时候每人再领一个人来。当他们第三次聚会时,到场的有40多人,其中有在南昌主管反共“剿匪”宣传运动的官员贺衷寒。同上书,第106—107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