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1)

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上,对一位老人年龄段的描述,人过70岁,就应该是“古稀之年”了。尤其是到了73岁,是老年人生的一个关口,过了这个关口,就能够更加长寿,因此自古就有“七十三、八十四”之说。

而当历史跨入1978年的时候,陈云正好进入73周岁。作为一个普通老人而言,陈云似乎是进入了晚年的岁月;但对于一个大国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来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陈云的政治生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1978年开年以后,陈云不断地向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提出,要加紧为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老干部平反,进一步拨乱反正

1978年开年以后的中国,处在一味继续进行全方位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中。自粉碎“四人帮”以来,此时的中国政坛上,核心人物是华国锋。

而此时的陈云,仅仅只是一位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但是,陈云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委员。在刚刚粉碎“四人帮”的行动中,叶剑英多次委托王震找陈云商量对策,陈云的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粉碎“四人帮”后,陈云一方面思考着拨乱反正的大政方针;另一方面加紧从事解放一大批被林彪、“四人帮”打倒的老干部和国家栋梁的工作。

近一年来,陈云在多种场合,利用各种方式强烈呼吁:应该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陈云在1977年3月13日提交中央工作会议的书面发言,就很有技巧:

我对天安门事件的看法:

(一)当时绝大多数群众是为了悼念周总理。

(二)尤其关心周恩来同志逝世后党的接班人是谁。

(三)至于混在群众中的坏人是极少数。

(四)需要查一查“四人帮”是否插手,是否有诡计。

……

邓小平同志与天安门事件是无关的。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听说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让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完全正确、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拥护。

三个“完全”,陈云的态度一目了然。

此后他还说过:“时机成熟的时候,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很赞成。”

在陈云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不久召开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

邓小平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中间的重要地位,是历史决定的。

由于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与邓小平强调的“要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倡导的作风,最根本的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完全不合拍。陈云坚决支持邓小平的意见,支持邓小平对“两个凡是”错误观点的批评。后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陈云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他非常赞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提法,还经常书写这样的条幅赠送传播。

就在毛泽东逝世一周年的时候,陈云在党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影响很大的文章,题目就叫《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呼吁: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毛泽东思想,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对“两个凡是”等观点,陈云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除了利用舆论的力量以外,陈云还直接给当时的中央主席、副主席等领导人写信,促使“文革”留下来的所谓“历史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