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
许宝蘅日记
许恪儒
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 8 9 8 年)① 戊戌四月十二日(1 898 年 5 月 3 1 日)未刻,船至县河口。 村落甚小,居人五六十户,地滨河,河为浸水,下十五里为新沟, 即浸口也。忆先府君任应山令,癸巳、甲午、乙未三年往返,曾四 过此地,忽已成陈迹。晤袁范卿丈镛,谈旧事,犹历历如在目前。 住船中三日,十五日移居局中,小室颇漏湿。袁丈明晨行,作家 书托其带归。 十六日(6 月 4 日)镜芙进局接事。厘金情形目今弊窦日 滋,肯竭力振作者寥寥,固亦无可整顿也。洪文襄对世祖言“目 ① 本年日记原稿前作者有叙云“:自先府君见背甫及百日,即随阳 湖恽心耘观察、祖祁宣防唐心,古人读礼之谊负焉,良以家计艰难,不得不 橐笔出游,糊13 于四方,韩子所谓‘饥来驱我也’。堤工居舟中五阅月,于 今春暮始返鄂城寄庐,家居两月,亦复无聊。适平镜芙大令良榷税汉川县 河口,以书记见召,元瑜翩翩,不称其服。四月十日遂复出门,与友朋二三 人共居一舟,由新河人盛家机,游湖溯沙口,经孝感黄花垴而至河口,历三 十时,行百九十里程。每当清风徐来,明月在天,徘徊于水滨,未尝不心旷 神怡,俪然远也;或值飚风怒号,急雨如注,局促于斗室,又未尝不气结志 摧,累然惫也。友群乐聚,忽尔悲来,不知者视之,徒为诧耳。为学不植, 行将荒落;修名未立,将坠先绪。日月几何,安能俟我乎? 旅中事暇,稍理 旧业,即今新学偶一涉其津涯。春华朝荣,秋实夕秀,二者不可得兼,求其 一耳。孑L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其勉旃勉旃,此册略记日之所得,庶 几 日知其所亡之谊云o"24 许宝蘅 Et记 下弊政惟厘金、间架为最”,后皆禁停,乃以发逆之故,厘金遂 复,而其弊恐犹甚于昔时也。近今房捐又开,非间架之遗意乎? 二者兼复,国能不弱且病耶? 阅刘坚《说部精华》一卷。 十七日(6 月 5 日)草公文数件。阅《说部精华》。 十八日(6 月 6 日)作书三函。读《汉书》陈项、燕荆、吴楚 三传。 十九日(6 月 7 日)读列传九卷。夜作巢盟芝、庄思潜、文 甫、策臣、仲密书五函。 二十日(6 月 8 日)作书二函。读文三王等传六卷。 廿一日(6 月9 日)作书二函。作家书并钱二十贯,交唐仆 带省。读景十三王等传四卷。 廿二日(6 月 1 O 日)晴,天气极热。读司马相如等传五卷。 廿三日(6 月 11 Et)阴,大风雨,雷电,夜止。读司马迁等 三传。 廿四日(6 月 1 2 日)晴,作书六函。读东方朔传一卷。观刘 向、扬雄二子之说,朔之名诚过其实也。夜宴饮。 廿五日(6 月 1 3 日)晴。作书四函。读公孙、刘、车等三卷。 廿六日(6 月 14 日)晴。作家书交文斌、益三书,作节信六 函。读赵、辛传,充国勇于任事,威于制敌,明于知人,忠于事工, 扬子云辟之方虎,何多愧哉? 庆忌行事不备载,观于王凤之倾 慕,其风概可想。 廿七日(6 月 1 5 日)晴,申刻龙挂,晚风雨。读傅、常辈传 业 一 卺 。 廿八日(6 月 1 6 日)读隽、疏、于、薛、平、彭传一卷。 廿九日(6 月 1 7 日)晴。作节信数函。读王贡、韦贤两传。 龚生清节,信所谓守死善道者也。孑L日“成仁”,孟日“取义”,龚 牛有 焉 n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 898 年) 25 三十日(6 月 l 8 日)晴。作节信二十函,作上心耘观察书, 致禹九、莒生昆季书。夜接拙修、俟斋书并衣物,知家中都好。 俟斋病时温,未知愈否? 甚念。公节 自武昌返省,住十 日,今 日 又去矣。吾与公节八个月未见,此次又错过,甚恨。又接挹 珊书。 五月初一日(6 月 1 9 日)晴。作家书,作节信二十馀函。读 魏相、丙吉传。 初二 El(6 月 20 日)晴。作节信八函,作家书并棣园、骏青、 文甫、策臣、挹珊、庸斋各书。读眭、孟等传一卷。 初三日(6 月 2 1 日)晴。作书二函。读赵、尹、盖、诸葛、萧、 冯、宣元六王等传五卷。赵尹六人皆能吏,广汉明察果决,善于 亿中,卒以此败,此孔子所以教人以正也。 初四日(6 月 22 日)阴,夜雨。读匡、张、王、薛、翟、谷等传 五卷。匡、张、孔、马皆托权俸以自全,有亏经术矣。张禹遭遇贤 主,乃始明而终昧,致王氏盘结而不可动摇,卒以代汉,虽使禹当 日因上之疑,而力陈王氏之恶,未必能如距斯脱,明经术者固宜 如是也;孑L光为人,史称其简默j前人皆固已讥之矣;王商、史丹、 傅喜皆外戚之贤矣,惟王商死非其罪,班氏惜之;薛宣、朱博虽皆 起佐史,以至相位,而宣仅以苛察失名,其行究异于博远矣;翟方 进排挤善类,固不足多,而义愤勤王,足以斡蛊;谷杜可谓言有 馀 ,而行不足者。 初五日(6 月 23 日)阴雨。去年今 日方侍先府君居东湖官 舍,匆匆一年,情况迥异,能不悲从中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右丞 之诗,其道性情之始乎? 读何武、扬雄、儒林、循吏、酷吏等传 五卷。 初六日(6 月 24 日)晴。读货殖、游侠、匈奴、佞幸传。夜接 俟斋书,知俟斋人抚署缮折,月薪所人于家用大有裨益,慰甚,慰26 许宝蘅日记 甚。家中上下均好。又得益三书。 初七日(6 月 25 日)晴。写经。读匈奴传。阅《申报》,知 恭邸薨逝,常熟相国获严谴去国,夔石制军人赞枢密,寿山制军 任北洋,朝政又将一变,转弱为强,拭目待之。又读侍御文悌奏 请出使英国,说以利害,使其助我拒俄,其言虽不根,其志固可许 也。又读南皮尚书《劝学篇》数章,论议亦纯驳不一,固亦警世 开智之助也。温州土匪滋事,闻尚无大警,前闻湖州土匪窃发, 啸聚三数千众,知府李伯直先生士彬,湖北人,前为杭州府知府,素名 刚直合属殉乱,未识传言确否? 外侮环生,内忧迭起,朝纲不振, 强富无策,辄唤奈何而已。 初八日(6 月 26 日)晴。写经。读匈奴传。沙市湖南人焚 毁日本领事署及高标行,闻日人又要约五条,索赔款十五万金, 强逼威胁,真骇人听闻,未知执政诸公将何以处之也。德人之占 胶州,俄人之据旅顺,皆出事理之外者,恐接踵而至者尚未艾耳。 作拙修、俟斋、公节书。 初九日(6 月 27 日)阴雨。写经。读西域传上,作书四函。 读元遗山诗。 初十日(6 月 28 日)晴。写经。读西域传下,读玉溪诗,作 书启三函。阅报,销稿。接庸斋复书。张金岭来。 十一 日(6 月 29 日)晴。写经。读外戚传。接拙修书老 彭来。 十二 日(6 月 30 日)晴。写经。昨日戏为镜芙 卜,云今 日有 仆人到,午前果来,亦谈言数中耳。作书五函,读元后王莽传。 十三日(7 月 1 日)晴。作书启五函,作家书交老彭。读《叙 传》上下卷。夜饮宴,月色清佳,与幼瞻小步岸柳下,真乃清福, 非城市中人所能梦到。 十四日(7 月 2 日)晴。镜芙旋皖省亲,辰刻起行。读《汉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 898 年) 27 书·高帝纪》。午刻涂树云来李正则荐,接李君致镜芙书,知初 五 日奉上谕,自下科乡、会始,以及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 一律改试策论。《四书》文 自明代用以取士,历传几五百年,一 旦改弦更张,朝廷可谓勇决,惟乡曲学究,自童至老于高头讲章 中求生活者,累然失矣。然窃虑吾圣人之业由此而废者多矣,非 必谓八股制艺足以传圣道也,第新学日兴,旧业必废,当今之世, 谁能守遗经而不坠者? 余 日望之。 十五 日(7 月 3 日)晴,大风。写经。读孝惠、高后、文帝、景 帝本纪。作《唐心口堤防记》叙,未就。 十六 日(7 月 4 日)晴。浴,写经。读《武帝纪》,读苏文忠 文。作书二函。 十七 日(7 月 5 日)晴,大风。写经第一卷毕。读昭、宣、元 纪。接俟斋书。夜读茗柯文。 十八 日(7 月 6 日)晴,大风。为又瞻书联,读成、哀、平纪。 十九日(7 月 7 日)晴,大风。写经,读诸表,其间与《史记》 颇有差谬,未能定其孰是。作益三书。 二十日(7 月 8 日)晴,大风。写经,读《礼乐志》。三代礼 乐,至战国而大坏,汉修而未复,礼犹存其大略,乐则无传矣。后 世政刑之乱,其以是乎? 为稼生书联,作家书,又致镜芙、施成 之、策臣三书。读曾文。 廿一日(7 月 9 日)晴,大风,晚小雨,即止。读《刑法志》一 卷,临《夏承碑》,读《离骚》。夜读遗山诗。 廿二日(7 月 1 O 日)晴,大风。写经,读《食货志》上下卷、 《庄子·脑箧、马蹄篇》。 廿三日(7 月 1 1 日)晴,风略小。写经,读《郊祀志》上卷。 阅张砚斋相国《澄怀园语》。夜从杨吉垣元照学英语字母五。 廿四日(7 月 1 2 日)晴,大风。读《郊祀志》下。孝武之世,28 许宝蘅日记 淫祀多矣,其原皆由于天下殷富,故求仙勤武,生其侈心,而国本 隐伤,昭、宣以后,遂有贫弱之势矣。夜学英字母五。阅放翁 题跋。 廿五 日(7 月 1 3 日) 晴,风。写经。读《文选》,读《天文 志》。夜读《荀子》,学英字母五。 廿六日(7 月 1 4 日)晴,风。写经,读《文选》,阅《五行志》。 夜读《苟子》。 廿七 日(7 月 1 5 日)晴。读庾子山文,为挹珊书扇,阅《五行 志》。夜学英字母十一。接拙修、俟斋书,知省、汉近多病,寓中 人颇有不适,尚无大恙,幸也。又接策臣、挹珊书。 廿八 日(7 月 1 6 日)晴,风。阅《时务报》,阅《五行志》。读 归震川文。闻刘伯申欲于省中设时务书局,拟作其书目序引一 首。阅《景苏园帖》。 廿九日(7 月 1 7 日)晴。又作前序一首。读古文辞,阅《时 务报》《、五行志》。申初镜芙自皖来,接俟斋书。 三十日(7 月 1 8 日)晴,大风。作书六函,又致拙修、俟斋 书,并与纫香书。阅《中英商工机器时报》。 六月初一 日(7 月 1 9 日)晴,风。作书六函,夜习英字。 初二 日(7 月 20 日)晴,风。致两兄书,并《商工机器报》两 册交老彭。阅《汉报》,午后阅《五行志》一卷。读古文辞。杨稼 生因病疟旋省,殷善之自省来。 初三日(7 月 2 1 日) 晴,风。写经。读古文辞,阅《地理 志》,作书二,夜接纫香书。镜芙言其外祖母某太夫人能诗文, 善书欧体,粤逆扰仪征时与- 4,女闭户自焚,其集稿皆毁于火。 当咸同间发逆之乱,大江南北遭害尤剧,闻长老云,吾家殁于乱 者男妇不计其数,宅内井中与横河桥下尸骸填溢,可谓惨痛。镜 芙又述其外祖母有咏纺虫诗云“:立断中庭月,缫车轧轧声。如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 898 年) 29 何终夜织,不见一丝成。”咏物颇工,兼寓务名失实之意。吾旧 集有《玉台诗话》,他 日当添人一则。 初四日(7 月 22 日)早晴,下午阴,夜雨不大。近 日各处苦 旱,望雨颇急,禾苗甚实得甘霖润泽之,今年可几丰稔,第未省天 心何如耳。作书六函,读《沟洫志》。贾让三策,上策过高,非今 世所能行,神禹后起,其庶几乎? 中策甚善,惜今之治水者,皆出 下策也。夜习英语,读《荀子》,作家书。阅《申报》《、汉报》。 初五日(7 月 23 日)早阴,午后晴。阅《艺文志》,读陈、项 传。作书二函,看报,销稿。 初六 日(7 月 24 日)晴。作书五函。读张耳、魏豹、韩、彭等 三传。夜习英语拼法。 初七 日(7 月 25 日)晴。写经。读荆、楚两传,阅《时务报》 附译之《长生术》,其事惝恍离奇,疑非人间所有,与中国《封神 传》《、西游记》等小说相似,恐亦何礼之游戏笔墨,不必实有其 事也。夜习英语拼法。阅苏子由《民赋序》。 初八 日(7 月 26 日)晴。迁室于局西偏,纵横二三步,一榻 一几之外,仅堪容膝,然颇精洁可喜。读向、歆传。子政忠直,历 事三朝,忧国爱君,因事纳言至再至三,本于正诚,元、成之间一 人而已,不仅以博览称也。子骏仕于伪朝,有忝厥考,班书仅载 其为国师以前事,一则著善善从长之意,一则明宗室同戚之谊, 此所谓古之良史也。接拙修、俟斋书并 日 b林《劝学篇》,知浏 阳中丞奏陈管见请废学官、书院,一并为学堂,由郡县考试升之 省,由省考试升之京师,由京师考试授之职,考试不符者罪其官, 此议与部见颇有合。第学堂之设,不能偏举一术,亦不可求备一 人,宜仿汉唐选举之法,分其科 目,使人专习三年而一试,仍《周 官》大比之义,庶几其可。学官之名不必废,即以学官为教习, 设分教数人,或分列乡闾,或均在郡县,定其俸禄,使在朝官之30 许宝蘅日记 列,三年之后,别予优奖或任以吏治,其教习得官之途也。学者 若有成材,既升于省,又升于京师,考试合符,即分别授以教习之 任,使教其乡人,三年之后,亦犹教习之得官,此学生出身之途 也。其不能任吏治者,或专精工艺,或专矿电,或专医,或专兵, 即量能而使。如再不能,或升为省学教习,或升为京师教习,使 学堂之人无废材,此奖诱之法也,实本原于三代汉唐之遗法焉。 阅《劝学篇》“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四章,立论尚不偏 僻,亦救世之苦心也。作书五函。陈稽亭丈瑞澜自孝感勘案旋 省,过此来局,坐谈一点钟。夜学英语。 初九 日(7 月 27 日)阴。午后大雨,一时许方止。读《劝学 篇》“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益智”、“游 学”“、设学"八章。读季布、高五王、萧何等传三卷。作书两函, 学英语。读梁孝廉《变法通议》。天气甚凉,夜眠去草席盖夹 被,早起,臂腿仿佛痿痹,不知何故。 初十日(7 月 28 日)阴,凉。读《劝学篇》“学制"、“广译”、 “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 “会通"“、非弭兵”、“非攻教”等十二章,读张、陈、王、周传一 卷。作书二函。夜习英语,为庄思潜书《屑玉新词》一卷。 十一 日(7 月 29 日)晴。写经,第二卷毕。读樊哙、张苍等 传两卷。读古文辞。作书两函,寄拙修、俟斋书,致挹珊书。习 英语。 十二 日(7 月 30 日)晴,午后阴,小雨。读郦、陆、淮南两传。 拟分录《汉书》,仿东坡读《左传》之法,亦熟史之道也,作政一 门、兵一门、奏议一门、诏令一门、书一门、策一门、说一门、外政 一门。作书四函。习英语 。 十三日(7 月 3 1 日)晴。读蒯、伍两传。作书十一函。接俟 斋书,知拙修病痢,甚为念念,未知服药效否? 南皮相国《劝学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 898 年) 3 1 篇》经黄仲嫂侍讲进呈,蒙上谕嘉奖,令颁行各省督抚学政。 十四日(8 月 1 日)晴。读《国朝古文辞》,作书六函。致拙 修、俟斋书并平斋、公节三书。 十五 El(8 月 2 日)晴。读《古文辞》,作书四函。读黄石等 传一卷,阅《御批通鉴辑览》十九叶,明太祖洪武元年至四年事。 十六日(8 月 3 日)晴。读文三王、贾谊传两卷,阅《通鉴辑 览》廿四叶,洪武五年至十五年。 十七 日(8 月 4 日)晴。阅《通鉴》,洪武十五年至廿五年廿 叶。读爰盎、晁错传。 十八日(8 月 5 日)晴。阅《通鉴》卅二叶,洪武廿五年至建 文四年。读张、冯、贾、邹等传二卷。写经。 十九 El(8 月 6 E1)晴。阅《通鉴》卅叶,永乐元年至十八 年。读窦、田等传一卷。作书三函。 二十日(8 月 7 日)晴。阅《通鉴》卅一叶,十九年至宣德六 年。高煦之反与成祖起兵同一故智,然高煦不过凶悍之辈,无成 祖沉鸷,乐安又非燕京形胜可比;从逆诸臣又不及道衍、张玉之 徒,何至薛禄奉命专征向廷臣垂泣? 盖怵于成祖之已事也。宣 宗亲征诚为卓识,即使果从张辅之请,高煦亦必成擒,何也? 其 地其人皆非可集事者也。读景十三王传。写经。 廿一 El(8 月 8 日)写经。阅《通鉴》五叶。宣宗之际,天下 治平,而其勤求民瘼,屡巡边境,安不忘危,有明贤主也,足与汉 之文、景相媲。读李广、苏建传。 廿二日(8 月 9 Et)晴。作书二函。读卫、霍列传,阅《通 鉴》。 廿三 El(8 月 1 O 日)晴。写经。作书一函。阅《通鉴》。 廿四日(8 月 1 1 日)晴。阅《通鉴》。阅《石渠馀记》,此书 于国朝掌故颇有纲领。接拙修、俟斋书并《时务报》《、农学报》32 许宝蘅 El记 五册 。 廿五 日(8 月 1 2 日)晴。拟明 日旋省,收拾行装。 廿六 日(8 月 1 3 日)晴。雷云,无雨。清晨起,无船,至辰刻 附便船由局行,诸友送诸河干,至十一点钟出新沟,计行十五里 上水,一点半钟至蔡甸,计行六十里下水,四点钟至桥口,计行六 十里,自桥口易小舟渡江,五点半钟到寄庐。出门又八十 日,归 聚亦有乐趣。震九、益三闻余归,均来坐,谈至十一点半钟始去。 与拙修,俟斋谈至三点钟始寝,即设榻于巢云移。 廿七日(8 月 1 4 日)晴。申刻至善后局,坐谈片刻。到震九 寓晚饭 ,谈至亥初始归。 廿八 日(8 月 1 5 日)晴。辰刻,挹珊来坐。与俟斋同进抚 署,随即出门拜客,晤袁范丈、高佑诸、黄伯明、杨稼生,又至汪子 云、黄筱琴两处,未遇。又至郭鲁卿处,坐谈半时,即至抚署拜潘 平朔,晤程子大、朱如山、清祥芝,遂在俟斋斋中晚饭,饭后同到 挹珊寓小坐,亥初归。 . 八月廿一 日(1 O 月 6 日)自六月二十八日后,因拙修感暑病 疟,又以先府君小祥之辰,讽经八 日,友朋往来,应酬杂沓,内侍 拙修病。至七月初八日以后,拙修渐愈,余于廿一日始由省寓返 局,住四日。镜芙以事属又晋省,廿五日晡时到寓,孰料俟斋病 温,误服表剂,谵语终日不休,举室惶然,廿六 日上午几濒于危, 幸服人参至宝丹,稍有转机,又进小承气汤,廿七辰刻,二解始 行,神志遂清,如是者四五日,至八月初五方进稀饭---4,盏。余 将镜芙事料理毕,初十日由省寓渡江,命万仆以行李登舟,约赵 雨香同行,是晚宿平斋。十一 日午刻由平斋行,登舟冒雨解缆, 夜泊蔡甸,十二日申刻至局。适镜芙太夫人自皖庐来,明日乃七 十寿辰,于是宴饮两日。十四日作书三十馀函,十五日中秋节又 饮,十六日镜芙宴客,十七日因殷善之行,与稼生、幼瞻同治具祖戊戌(光绪二十四年,1 898 年) 33 饯,十八日又作书十馀函,十九日麟叔玉来,镜芙宴之,又饮。二 十日又作书八九函,计此前后四十馀 日,两度回省,皆以兄疾句 留多日,心绪焚如,故未遑作札记。 八月廿二 日(1 O 月 7 Et)寄家书并挹珊、文甫、策臣信。闻 汉口大火,焚数千家,街市计十七八,亦奇灾也。文甫、策臣两宅 未知如何? 悬念之至。阅《通鉴》宋元间事。 廿三 日(1 O 月 8 日)读《通鉴》,随园诗文,阅《景苏贴》。 廿四日(1 O 月 9 日)读班史卫、霍列传,读《通鉴》、随园诗。 为幼瞻书扇。 廿五日(1 O 月 1 O 日)读《通鉴》、班史。作咏史数诗。 廿六 日(10 月 1 1 日)读班史,为周懿孙、周子方书屏。夜读 随园诗。 廿七 日(1 O 月 1 2 日)作《游仙》诗八首,感朝政也,不敢显 言,故托以仙。其一,首叹新政之纷更,党人齐进也;其二,喜皇 太后又训政也;其三,斥康有为之狂悖污贱也;其四,谓张侍郎之 愚谬幸进、孤[辜]恩溺职也,兼谓徐学士、李尚书;其五,惩黄遵 宪之负恩,有乖人望也;其六,悯谭嗣同之误比匪人,身丧颓声 也;其七,谓文侍御、许宗伯之不幸言中也;其八,叙余怀之愤懑, 揽世路而悲沧桑也。 廿八 日(1 O 月 1 3 日)永之诸昆季来,坐谈。读随园诗文、瓶 水斋诗。老彭来,得俟斋书,知拙修、公节扶先府君柩回杭,定廿 九日乘江宽轮船下行,又知恽莘耘观察已来鄂垣。得文甫、策臣 复书,知汉上火灾焚万六千馀户,伤人千馀,丧货总在千万,策臣 并寄来大灾图一纸,大街小巷共六七十,真巨灾也,可惨 ! 可惨 ! 彼两宅幸无恙。阅《汉报》恭载上谕,始知康党败露之由。惟巨 魁漏网,已恃外夷为获[护]符,未免令人发指。张、李两尚书革 职,充发新疆,骈首受戮者为康广仁、林旭、杨锐、刘光第、谭嗣34 许宝蘅日记 同、杨深秀六人,宋伯鲁、陈右铭中丞父子、江建霞、徐仁铸均革 职永不叙用,康党名册抄出三百馀人,蒙两宫厚恩免究株连。得 此一清,庶使奸慝亦知所警惧也。闻四J l I重庆余蛮子聚匪数百 人,于重庆城外十馀里地方时出劫掠,地方大吏视之,无可如何, 故有电旨促王方伯速赴新任。 廿九日(1 O 月 1 4 日)寅刻携万升乘扁舟下汉,午刻到。命 万升将行李归寄庐,遂至轮船,先府君灵柩已渡江来,遂到平斋 晤公节,申刻蕙如、璧如、文甫、策臣均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