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提出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写一篇正面阐述中共对斯大林的评价的文章,而且要求在一星期内完成。

这一重要文章的起草任务,落到了陈伯达头上。

这篇文章,也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吴冷西这么回忆道:

会议结束前,毛主席提出,对于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我们党应当表示态度,方式可以考虑发表文章,因为发表声明或作出决议都显得过于正式,苏共还没有公布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而且此事的后果仍在发展中。政治局全体成员表示赞成。

毛主席最后说,这篇文章可以支持苏共“二十大”反对个人迷信的姿态,正面讲一些道理,补救赫鲁晓夫的失误;对斯大林的一生加以分析,既要指出他的严重错误,更要强调他的伟大功绩;对我党历史上同斯大林有关的路线错误,只从我党自己方面讲,不涉及斯大林;对个人迷信作一些分析,并说明我党一贯主张实行群众路线,反对突出个人。他说,文章不要太长,要有针对性地讲道理。他要求一个星期内写出来。

毛泽东委托陈伯达起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不言而喻,这是对陈伯达极大的看重。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最初是作为《人民日报》社论写的。陈伯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深谙毛泽东的思想观点,而且列席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充分理解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精辟分析。这样,陈伯达很快就写出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初稿。

习惯于夜间工作的毛泽东,花了一夜时间细读了陈伯达的初稿,于1956年4月2日凌晨4时,给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及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写了一封便函:

少奇、小平同志:

社论已由陈伯达同志写好,请小平于本日(2日)夜间即印成清样约20份左右,立即送给各政治局委员,各副秘书长,王稼祥、陈伯达、张际春、邓拓、胡绳等同志,请他(们)于3日上午看一遍。3日下午请你们召集一次政治局会议(由看过清样各同志参加),提出修改意见;于4日上午修改完毕。4日下午打成第二次清样,由书记处再斟酌一下,即可发稿,争取5日见报。目前有了这篇社论就够了。

毛泽东

4月2日上午4时

遵照毛泽东的吩咐,邓小平嘱令急排陈伯达起草的社论。然后又遵毛泽东的指示,把清样分送各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各副秘书长。

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共13人,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康生、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林彪、邓小平。

邓小平兼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原秘书长为任弼时,于1950年10月病逝。邓小平于1954年4月被任命为秘书长),副秘书长有李富春、胡乔木。

此外,毛泽东还嘱分送王稼祥、陈伯达、张际春、邓拓和胡绳等5人。

这样,总共为20人——正因为这样,毛泽东嘱印清样20份。

王稼祥当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陈伯达为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

张际春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邓拓为《人民日报》总编辑。

胡绳为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

毛泽东要求以上20人在4月3日上午,无论如何把清样看一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