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毛泽东选集》(2)

做编辑工作的,实际上是毛泽东的三位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为了写《毛泽东选集》的注释,成立了一个班子,由田家英负责。历史学家范文澜参加了注释工作,涉及历史的许多注释是范文澜写的。

《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是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进行的。据《赫鲁晓夫回忆录》第18章记载:

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了封信,要他推荐一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到中国去帮助编毛选。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出版以前要一位有教养的人帮助他整理一下,以避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出现错误。尤金就被选上,去了北京。

在一段时间里,尤金和毛泽东相处得很亲密。毛泽东去拜访尤金的次数比尤金拜访毛泽东的次数还多。斯大林甚至有点担心尤金对毛泽东不够尊重,因为他让毛泽东来看他,而不是他去看毛泽东。总之,一切都顺利。

……但是,当他和毛泽东在哲学见地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无论作为大使,还是作为我们和毛泽东的联系人,对我们都无好处了。所以我们召回了他。

费德林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详细写到尤金来华的情况,其中多处提及陈伯达:

尤金到北京后就着手审阅我和中国同行一起搞的毛泽东著作俄译本。正如俗话所说,中国的大米饭不是白吃的。

不久便同毛泽东约定了日子,以便审查书中的注释和院士写的导言。这次约会定在中南海毛泽东的办公室。

谈话开始前,毛泽东对这项工作给大家带来的麻烦和困难表示歉意。他感到很过意不去……然后谈话进入正题。

毛泽东请尤金提提意见,说这对“作者今后正确理解和分析具体事物将会非常宝贵……”

“毛泽东同志,我们仔细拜读了您的大作,”尤金说,“它有着深刻的科学性,在理论上也很成熟。由于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具体实际的透彻了解,才能对局势作出客观的评价,指导党进行无往不胜的斗争……”

“尤金同志,谢谢你,你太客气了……我这些粗浅的东西实在不敢当。这些都是在长征途中和战斗第一线仓促写成的,手头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著,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加工修改。”毛泽东轻轻地说。

“您太谦虚了,毛泽东同志,您对自己的作品过于自谦,我没有发现什么严重错误,只是个别地方作了一点记号,写上我个人的想法……”说着,尤金翻开笔记本,提出几个意见,并指出具体哪篇文章,哪一段,第几页。担任翻译的师哲立刻告诉陈伯达教授,陈是中共中央负责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人。陈伯达拿出中文本来查对。

“陈伯达,你对院士的这两个意见是怎么看的?”毛泽东问。

“我仔细听了院士的意见,我觉得他提得很对。不过我们已经对以前发表的一些提法作了修改,在尤金同志来到北京之前就更正了。”陈伯达安然回答。他显然知道如何用笔墨来填写空白。

“请你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尤金同志。”毛泽东接着说。

“这里的意见,也是这个精神。”尤金继续引用有关作品,某一段,某一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