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爱的表达,爱的接受(1)

好的问题让回答的人有延伸的自在,这篇文章让我可以针对食物的情感侃侃而谈,是因为提问的嘉馨给了我很好的方向与很大的空间。

“Food as Love”

每次有读者拿《厨房之歌》给我签名的时候,我就在书上先写下这句话;对我来说,确是如此,食物是爱,是爱的表达,爱的接受;是我用来谱写生活情歌的音符。

1.食物之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对我来说,食物除了提供温饱与味觉的享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传递情感与完成创意的接口。

从小,工作非常忙碌的母亲费尽心思做出食物以存留她对我们的爱与照顾,所以,我养成了一种敏感;在享受一份食物的同时,也会解读它背后的关心与人力付出。我一直能从食物中领受爱,不只是亲人或朋友所给,即使是一份商业的供应,我还是能读到超越味觉之外的更多感受。

直到我长到可以参与母亲的烹饪工作时,我发现自己跟食物已经建立起多重、密切的关系。对我来说,食物关联的是一种最独立、不断可以反复的创作活动;它可大可小,让我那天马行空的思想得以任意驰骋。虽然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我十分内向,但在食物的世界里,我却是一个大胆自在、海阔天空的悠游者。

当然,食物永远不只是食材与美味而已,从小到大,我与食谱、食器就有着深厚的情感,可以说,它们是我情感的寄托。我从不嫌重,永远带着器物天涯海角各处去。不管我在哪里安家,因为有了这些与我共同成长的器物与书籍,还有自己可以不断创作的食物,我就永远可以感受生活的面面丰足。

2.如何定义美食?记忆中最美味的一餐?

把素材用心调制并用心享用就是美食。

我无法想出怎么样的一餐对我来说是“最美味”的,但的确有过许多不同情感、记忆永新的用餐经验。

有时候,那美味的感觉是因为绝对的饥饿;有时候只是因为非常喜爱的亲人友朋相聚,就使食物存留的味道令人难忘;也有几次,当气氛、环境、食物都调配得如此温和恰当之时,我的脑中就存下了永久的记忆。

3.曾受到哪些饮食文学或厨师的启发?

我几乎从小开始就习惯在阅读中去寻找文学与饮食的情感。不一定是读正面书写食物的文章,我更爱从字里行间、蛛丝马迹的描述,去拼凑作者的生活图像。

如读梁实秋先生描写他中学寄宿回家前,会先去馆子打牙祭,我对那种心情与他特别怀念的菜色很感兴趣;读鲁迅的散文那天,放下书我立刻动手去做“秋油鲈鱼饭”;读张爱玲用“宽”、“窄”来形容面与汤的关系,会在她的文字世界里领会到空间与食物的意象。又如读向田邦子描述她一个人去吃大餐时,店家对她的评语,或Art Smith回忆褓姆为他做饭时的对谈,以及读林太乙小说里的食物描写所延续的家族深情,都让人自然而然地就能连结文学与饮食的脉络。连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也从她笔下那壶红茶的描述,读到她与钱钟书先生相知相惜的夫妻深情;在她的小说《干校六记》里也搜寻得到俩人深藏在一餐里的无言之意。

至于从厨师所得的启发,对我影响最大的厨师,应该是日本帝国饭店的厨房之父“村上信夫”先生。他对于烹饪的爱与真情,以及六十年来在饮食世界的执着与努力,除了深受感动之外,也启发我的努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