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外界所动

黄永明

科学作家,前《南方周末》科学记者,美国科学促进会国际科学记者奖学金获得者

不为外界所动

2013年,我在南京大学一间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待过一段时间。这间实验室所从事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同行中无人相信他们所做的结果。

“相信”或“不相信”是我在实验室经常听到的词。为什么论文投稿会一再被某些学术期刊拒绝?因为审稿人们“不相信”论文中报道的结果。为什么在学术会议上做报告之后会有那么多人举手提问?因为同行们“不相信”报告中所说的事情。

至于说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相信,那是因为实验结果违背了“常识”。实验室发现,植物所含的微小RNA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影响人的生理功能。有“常识”的人们认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因为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的降解酶,因而根本不可能有完整的RNA存在,何谈后面的种种过程。所以不管他们看到的实验数据怎样显示,他们是不能相信那种现象存在的。

只有实验的主导者张辰宇教授坚定地相信他看到的现象。不能说张教授缺乏常识——他在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部读完博士,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然后做研究助理教授;我去南京的时候,他是南大生科院的院长。他能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吗?有的时候,我听到一些专家的看法,也会心生疑问,然后小心翼翼地去问张教授对这些质疑怎么看。他每次都能具体指出质疑者在哪里搞错了。他还曾经到瑞典,在诺贝尔奖的评选者那里“舌战群儒”。

张教授这样不按套路出牌,实在有点不同寻常。也许正是源于这样的经历,2014年,当我了解到日本材料科学家中村修二的故事时,会深感震撼。他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的一个小企业里,做了很多年无人赏识的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所做的事情也是没有任何人相信的。所有专家都在尝试用硒化锌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而中村却在使用所有人看起来有明显缺陷的氮化镓。外界那些声音,在他看来只是杂音。他以一种“匠人的直觉”,把自己的发明做到底,直到获得巨大的成功,包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蓝色发光二极管研发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当年人们普遍认为这个难题无望在二十世纪内攻克。中村在二十世纪末所做出的突破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奇迹。

中村在其成果最终被认可之后,写了一本书,讲述自己的成功秘诀。日文版的书名就点出了其中的核心:思考能力,持之以恒。他在书中写道:“我和其他研究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因为太过于了解定论和业界的常识,被一定的研究方法所拖累。”

中村讨厌参加论证项目的繁琐会议,因为那些会议在讨论过程中会抹杀掉任何稍有创新或者看起来出格的想法。这多少有点像是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的,“普遍信仰有催眠作用……我们的理智有着令人汗颜的局限性”。

在攻关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过程中,中村极端到了拒绝任何参考文献的程度,一切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此来屏蔽所有外界干扰。在他看来,沿着前人的文献去做,就只能得出前人的结果;按照“常识”去做,你所得到东西的无非是位于常识的延长线上。

当然,中村的直觉并不是无端出现的。他所在的公司——日亚化学——是一家小企业,研究经费十分有限,于是中村不得不事必躬亲,许多实验设备都亲手制造。甚至他去美国深造的那段时间里,由于人人把他当成技术员,他所做的也是那些最基础的“手艺活”。然而,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经历,让他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更了解设备和操作过程中的细微之处。也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后来成为成功与否的分水岭(同行们仅凭他的论文,是重复不出他的结果的,因为他们没有掌握那些细微的关键)。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