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们》 下雪了(2)

我住的房子,在一幢很老的居民楼里,为了不被打扰,窗帘一直没有拉开,外面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我不知道。偶尔从窗外传来车铃声,或者饭菜的香气,我猜想,应该是大家上班了,或者是晚饭的时间了。除此之外,整日的房间里,静得出奇。窗帘后面是书桌,书桌后面是枯坐的我,在这与世隔绝的房间里,连空气都要凝固了。有时候,我有意弄出点声音,因为这样,会让我舒服一些。大概就这样坐了三四天,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偶尔会查阅书籍,想要在前人的文字里找到答案。偶尔也会写写画画,把零星的想法归纳下来,看看能不能有豁然开朗的一刻。困了就睡,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饿了就吃方便面。

问题自然是想不清楚的,那或许,是要穷其一生去寻找的答案吧?我不断问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这徒劳的挣扎。“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以我有限的知识和经历,想要直面终极问题,恐怕为时太早了。我渐渐发现,在这个房间里,我已经快要腐朽了。这个房间像一口棺木,埋葬了我的疑问、焦虑,还有这疲惫不堪的身体。这样不行,这样下去必定是死路一条。于是我站起来,伸手拉开窗帘,而在这一瞬间,我怔住了。

窗外是一片洁白的世界,下雪了。

我从来都喜欢雪,小时候堆雪人、打雪仗,长大了更喜欢它的美丽。在暗室里憋闷了几天的我,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雪唤醒了。我情不自禁地要出去走走,推开门,一阵冷湿的空气扑面而来,让我这个沉睡的身体,瞬间精神了起来,就好像炎热的夏天里,喝了一瓶冰镇汽水。那种清凉,沁润全身。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下了楼,冲进了这个洁白的世界。

地上的积雪,已经很厚了,天上更是一片混沌与苍茫。大片大片的雪从天空飘落,既不是扑簌簌的猛烈,让你蒙头掩面,也不是那种稀疏的星星点点,让你担心雪就要停了。那是一种轻盈而欢快的节奏,一片片舞蹈般在你眼前腾挪辗转。正是上班的时间,视野里没有一个人,那些平日里熟悉的树木,远处的楼房,甚至是低矮的违章建筑都被这洁白的雪厚厚地覆盖着,忽略那些丑陋的细节,单单勾勒出一条童话般的简洁的弧线。

我只能听见脚踩在积雪上的声音,嘎吱嘎吱……这声音撞到旁边的墙上,又反射回来,像是加了一种混响,钟鼓一般旷远而洪亮。这声音叩响我的耳膜,回荡在我的心上。我能感到,我的血管里热血奔流,每一个细胞都在尽情绽放。这种感觉真是神奇!我好像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活着,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自己活着。我想喊、想唱,想让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此时此刻的快乐和感动。对呀!这不就是我活着的意义吗?用心去体会生命中的美,再变成一首作品,唱给大家听。让每个人心中都留下那美丽的瞬间,也留下了我生命的价值。

从此,我豁然开朗。尽管之后的生活,境遇各异,但是关于“我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再也没有问过。

那天回到家,我写了一首诗《下雪了》——

下雪了

天上地下一片白颜色

下雪了

这个世界变得很沉着

下雪了

孩子们的眼睛在闪烁

下雪了

踩着它我有点舍不得

下雪了

飘呀飘是过程是结果

下雪了

飘呀飘是幸福的寄托

下雪了

我对自己说

下雪了

下雪了

我对自己说

从原稿的日期来看,这是1993年11月19日,我大学四年级的寒假。那时学校的功课不忙,同学们都忙着托关系找工作,我则是和轮回乐队的兄弟们,为第二年出版的专辑《创造》煎熬着——这首歌词因为太过内敛,不适合当时乐队的风格,就一直没有找到排练的机会。于是,这首词就像是压在我心底的一个秘密,一个对未来的期待,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尘尽光生,照亮山河万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