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潘光旦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在风云激荡的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命运多半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教育兴国也成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献身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教育兴国的时代风云中,潘光旦却冷静地发现了这种教育的弊病,从而在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和糅合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以“人”为本,提出“完人”教育观,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园地的一朵奇葩。
在“五四”一代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中,潘光旦是少有的有深刻反省意识的教育家之一。针对中国近代专业化教育的弊端,潘光旦更为注重国民的综合素质。他率先提出“通才”教育的思想。受达尔文生物演化论的启发,潘光旦结合本土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个经典概念“位育”。“位育”语出《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潘光旦看来,注重人与环境之间的调适关系的教育才能称为“位育”。在此基础上,潘光旦创建了自己的新人文思想体系——“两纲六目”论,认为“个体”与“群体”应是教育的两纲,“个体”又具有“通性、个性、性别”三个方面,“群体”则涉及“秩序的维持”“文化的进展”和“种族的绵延”三个方面,统称为“六目”。在潘光旦看来,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必须同时照顾到“两纲六目”,这样的“位育”才称得上是完整的、健全的教育。
潘光旦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必须以人为核心,促进受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让受教育者最终成为“完人”。而专业化教育首先要让受教育者完成“人”的教育,在受教育者成为完整意义的“人”的教育后才能施行,否则就不是培养人,而只是培养优良的工具。
潘光旦认为近代中国教育的最大疏漏是背离了对人的全面培养这一根本原则,而把原本应立足于“人”的教育异化成了“社会教育”,把“配合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从而使教育误入了专业化、技术化的歧途,这样的教育最终是既对不起受教育者本人,也对不起国家。中国近代教育讲求“德”“智”“体”,看似完整,实则不能涵盖“健全的、完整的人”的全部内容。在借鉴欧美社会的教育旨趣的基础上,潘光旦将“完人”教育的内容归纳为德、智、体、群、美、富等“六育”。当然,潘光旦也清醒地认识到,理论上的“六育”,在实际教育上若分门别类,分类施教既不科学,恐怕也很难办到。“六育”在教育上应是一个整体,在教育实践中在任何一方面进行施教,都不可能是孤立地、单一地进行,都要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其他方面,因而“六育”应是潜移默化的渗透,而不是分门别类的教学。有鉴于此,潘光旦特别看重的表率作用,他认为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识与个人操守的完美结合,他的言谈举止、工作作风应对他个人和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发生良好的影响,因而教师不应该是专家,而应该是通才。
在潘光旦的学生兼挚友的费孝通眼中,潘光旦的教育思想既发挥了中国儒家的基本精神,也融入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理念,他的“位育”教育观旨在为人类寻求一条“遂生乐业之道”,其通才教育和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对后世教育观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