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1895年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建立始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史中的一座丰碑,而这座丰碑的“底座”便是西南联大人所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所取得的现实成就。

1937年“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在校长梅贻琦、蒋梦麟和张伯苓的组织下,于危局中背井离乡,风餐露宿地开始了南渡之旅。是年11月1日,三所大学暂驻足衡山湘水,于岳麓山下正式开课。自此,“11月1日”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庆日。后因战火蔓延,又西迁至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7月31日,北归的西南联大宣布解散,其间历时九年。

在这短短的九年间,先后于西南联大执教的有:陈寅恪、冯友兰、钱钟书、朱自清、闻一多、陈省身、吴大猷和周培源等学术泰斗、专家300余人。在近2500余毕业生中,从军者达到834人,其中有的参加中国抗日远征军而捐躯异国,有的为保护“驼峰航线”而血洒长空。1948年,中央研究院选举出的首届院士里有27人曾执教于西南联大;建国后,西南联大师生中,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2人,其中邓稼先、周培源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更有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

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众多蜚声中外的大师和精英,这与西南联大人始终坚持校训之“刚毅坚卓”精神息息相关。“刚毅坚卓”使其于艰难生活里历练心智,使其于简陋校舍中苦心学术,使其于国家危难时投笔从戎……对此,林语堂先生有曰:“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毋庸置疑,“刚毅坚卓”成为了西南联大的精神,决定了西南联大人的风骨,这风骨使西南联大不仅成为学术重镇,还成为中国学人“士”气的标杆。又因其学人“士”气而酝酿出容忍之风气和自由之胸怀,进而使得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能够真正联合,能够真正做到学术独立与教学自由,进而形成让今人不断探寻的“西南联大”现象。

在治校理念上,“西南联大”现象体现为:一是重视教师,西南联大常委兼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年许多优秀学生便是慕大师之名投奔联大;二是管理保持独立;三是实行教授治校;四是尊重教育,学术自由独立,西南联大提倡师生平等对话和启发式教学,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

七十多年过去了,西南联大人多已逝去,在世者也已是耄耋之年,似乎西南联大已是渐行渐远的历史。故而,本书以“他们奠基西南联大”为名,通过那些执教者及学子们对西南联大的奠基为切入点,力图展现那个特殊历史境遇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还原他们在西南联大之前的经历、之中的风采、之后的命运,进而探求西南联大精神之所在。

同时要承认,作为本书编纂者的我们因学识的粗鄙,无法详尽及完美地记述先辈的智慧与事迹,但力求做到心的虔诚,权且算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在此,还要感谢编纂本书的参与者——张传伟、唐平、薛春霞和陈勇,感谢他们为本书的顺利面世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希望读者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而进一步了解那段历史,并通过书中人物在经历、情感和思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一番那段历史,并始终对其保持一种敬意与感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