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化的背影 4

另一件是罗振玉及荐王入“南书房”的升允要联名上奏折弹劾以郑孝胥为首的“新派”,让王代呈。王国维回京以后,却听到老朋友金梁及溥仪的岳父(婉容之父)荣源对升、罗二人“结党”的议论。他既怕罗氏知道了引起“盛怒”,又怕亲家因而受到中伤,故写信婉言劝罗改“奏”为“函”,建议不必向皇上呈奏折,可直接致信荣源,较为妥帖。这又让罗很不高兴。

世间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仿佛很随意地就发生了,不到最后的谜底揭开的时候,没有人能看出其中暗含的结局。当然,在此之前,一切还都是水波不兴,照常继续。

1924年秋,清华大学打算创办研究院,校长曹云祥想要仿照美国大学研究院的办法操作,为此跑去和胡适商议。胡适说美国研究院制度不尽适合中国,而宋元书院制度倒是可以仿照参考,并说自己“非第一流学者,不配作研究院的导师”,建议曹“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

胡适虽然提倡新文化,但对王国维这个旧派人物却很是尊敬。早在1917年他留学归来,考察上海的出版界,就得出近几年的学术界“文学书内,只有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是很好的”结论,而此后王国维的一系列著作更是让胡适佩服非常。他在1922年的日记中写道:“现今的中国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四人,其次则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人。内中章炳麟是在学术上已半僵化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这种在大师之中比较出来的优劣,可见王国维在胡适眼中的分量。

胡适亲自写信给王国维,并附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聘约。王国维回信说要一个星期时间考虑,他害怕进清华后不能常去天津溥仪处。胡适又回信加以解释,说进入清华后一切行动都是自由的,请他不必顾虑,但王国维依然没有答允。胡适不肯罢休,走了个曲线政策,请溥仪代为劝说。于是溥仪召王国维至日本使馆,用谕旨的方式命王国维接受清华大学的聘请,这样王国维才不得不从命。

1925年4月17日,王国维携全家迁入清华园。王国维是第一个报到的导师,后来位列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都还没来。校方请王国维主持院务,王国维坚决不干,他要专心做学问。学校于是设办公厅,由哈佛大学毕业的吴宓当办公厅主任。自此以后,王国维有了“收召魂魄,重理旧业”,专心研究学术的环境和条件。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经转到了蒙元史研究上,每天躲在院里整理蒙元史料,闭门治学,一个月中只进城一两次,去的地方也多是琉璃厂的旧书店。

在清华期间,王国维又过上了一种有规律的读书生活,也享受到了更多天伦之乐。他的女儿后来回忆说,当时父亲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时间都是在书房里消磨掉的。孩子们高兴起来,在书房前后嬉戏打闹,王国维依然能够端然独坐,无动于衷。自己读书累了时,他就斜躺在藤椅上,考女儿东明背《论语》,女儿背不出,他就会眯着眼睛提醒那句话的第一个字。在清华时,家里曾经养了一只猫,经常的情景是,这只狮子猫在王国维的膝盖上呼呼大睡,王国维则一边用手抚摸着它的长毛,一边看书。王国维早上天刚亮就起床,上午一般去学校办事,下午和晚上在书房看书。他的睡眠也极有规律,晚上10点多一定上床。看完书回到卧室,如果兴致来了就一个人拿着牌玩“过五关”,尽了兴,时间也到了,就熄灯睡觉。此外王国维的爱好极少,不郊游、不运动、不喝酒,只是抽一点儿烟,最奇怪的是他这个研究戏曲的人竟不看戏。饮食上,王国维喜欢吃甜食、红烧的食物,平时比较挑食,如果饭桌上没有可口的饭菜,他就只用筷子在碗里慢慢地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