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疯狂地敲打着键盘,完成了《城记》的写作,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城市改造历程作了一个初步的梳理。末了,做了一梦,梦见北京的总体规划要修编了,不再在老城里面大拆大建了。
怀着这一个梦,我投入另一项工作,与同事刘江合作,对北京的城市发展模式展开调研,试图回答:北京既有的城市结构能否适应奥运会申办成功之后大发展的需要?
这组调研引起了决策层的关注,工程浩大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随后启动。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明确了整体保护旧城、重点发展新城、调整城市结构的战略目标。
可是,推土机仍保持着强大的惯性,问题因此趋于复杂。千重万叠的矛盾被推演至201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中国加入世贸十周年。这一年,北京的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人,一季度地铁出行人数逾4亿人次,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1904~1955)故居被野蛮拆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北京市共有969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
2001年梁思成诞辰100周年,2011年梁思成诞辰110周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两次纪念活动,我有幸两次应邀出席,作了两次演讲。去年的那一讲讲完,不禁心生感慨:十年过去了,这是怎样的十年啊?
这十年里,北京制定了那么一个总体规划,终于回到了1950年梁思成与陈占祥(1916~2001)描绘首都建设蓝图未竟的理想——建设多中心、平衡发展的城市。这个规划关系那么多人的福祉,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实现?
我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幢幢被我最后触摸的老屋,和那一片片承载着如此动人的情感,又相继离我而去的胡同、老街……
我把这十年通过不同渠道发表的文稿归拾起来,略加编辑、修订,汇集成书。这一篇篇文章,见证了这个伟大的城市,在过去十年的奋斗历程,及其生死纠葛。
这本书的第一章《守望古都》,试图结合北京旧城改造的新近情况,提出较少被关注的北京唐辽金故城的保护问题,以及廓清北京早期城市史的紧迫问题,再由此出发,对北京在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等方面长期存在的矛盾进行梳理,交代相关背景,明确当下使命。
第二章《再绘蓝图》展示了北京在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调整总体规划的情况,包括专家意见与学术争论、修编过程与决策背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策的演变历程。第三章《十字路口》则揭示了新修编的总体规划在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以上三章,搭设了本书的叙事框架,第四章《重建契约》则试图通过对城市生命机制的探讨,使这个框架血肉丰满,涉及土地政策、拆迁政策、税收政策等,事关城市化转型的战略问题。
第五章《营城纪事》则通过对相关历史的叙述,将前章所列事项,置于一个更为深远的背景,在古今中外的尺度之下,丰富观察与思考当前问题的视野,并由此导入第六章《岁月留痕》的“遭遇战”与第七章《梁林故居》的激烈冲突。
第八章《此心安处》追忆了相关历史人物,以期将本书所牵扯的思绪与历史线索,和一个个具象的生命加以交织,领悟城市与心灵的关系。
收入本书的文章,我皆注明了书写时间,它们皆因当时的情境而成,前后或有因果关系,也可见证光阴的演进。一些事实被我一再提起,实是因为兹事体大,也希望读者能够设身彼时予以体谅。
我把这本书取名为《拾年》。拾年者,十年也,光阴重拾也;而城市,分明是光阴与心灵的造化。
它虽然是十分有限的记载,仍有加以呈现的必要,因为这一切,发生在这样一个十年。
王军
201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