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参崴的秘密代表团(3)

代表团的负责人是俄国人格列高里·纳乌莫维奇·维经斯基(又译为“乌金斯基”、“威经斯基”、“魏金斯基”)。他又名查尔金,后在中国曾取了一个汉名,叫吴廷康;他还取了中国式的两个笔名——魏琴、卫金。

中等身材,温文尔雅,学问渊博,维经斯基给人以良好的印象。1893年4月,他出生在俄国涅韦尔市,父亲是森林工厂的管理员。

1907年,14岁的维经斯基中学毕业以后,家庭无法继续供他上学,便去维切布斯克印刷厂里当排字工人。

三年后,他到白斯托鲁克当会计。

20岁那年,贫困潦倒的他前往美国谋生,边学习边做工。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经历。来到美国之后,他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阅世不深的他,明白了许多道理。他的英语也讲得流畅,这为他后来成为国际社会活动家准备了便利的条件。

1915年,22岁的他在美国加入了社会党,并开始介入政治。

听说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他欢欣鼓舞地从美国回到俄国,在海参崴加入了俄共(布)。不久,他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参加苏维埃工作。

1918年11月,原沙俄海军上将、黑海舰队司令高尔察克叛乱,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的支持下,在鄂木斯克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以“俄国最高执政者和陆海军总司令”自居,与列宁分庭抗礼。高尔察克曾占领西伯利亚、乌拉尔和伏尔加河一带。维经斯基奉命参加地下工作,反对高尔察克。

1919年5月,维经斯基在海参崴被白匪逮捕,关入监狱,不久被判处无期徒刑,流放到黑龙江口外的库页岛做苦役,经历了人生的严峻考验。

维经斯基显示了他的组织才能。他暗中联合了岛上被流放的政治犯,成功地进行了暴动,战胜白匪,获得了自由。

1920年1月,维经斯基回到了海参崴,参加了俄共(布)东方民族部的工作。

不久,当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考虑派一个代表团去中国,物色人选时,选中了维经斯基。27岁的维经斯基被选中,是因为他具备了这样一些条件:经历过严峻的生死考验,表明他对革命赤胆忠心;具有地下工作的经验;流利的英语,使他便于在国外开展工作。

代表团的成员还有库兹涅佐娃——维经斯基的妻子。马马耶夫充当维经斯基的秘书。马马耶夫的妻子马马耶娃也参加了代表团,在代表团里担任打字员。25岁的马马耶夫本是苏俄红军军官,马马耶娃则是莫斯科歌舞演员。这样,两对夫妇同行,看上去像去中国旅游似的。

代表团得到指示,增加一项使命:“考察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可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