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文化陶冶重 1

湖南,是我国的一个省份,宋朝时亦称湖湘,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因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因境内湘江贯穿南北,因此又简称为湘。据传,湘江流域过去多植芙蓉,五代末诗人谭用之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湖南故又有“芙蓉国”之称。湖南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

湖南是华中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北阻大湖,境内多山,远离全国政治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直至清代道光年间,在全国各省中仍属于不发达省份。王闿运说湖南“财赋全盛时,才敌一大县,院司之选在直省下等”;曾国藩也说湖南“山国荒僻之亚”。多山、贫瘠、交通阻隔,给湖南人带来了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使湖南人形成了吃苦耐劳和坚毅强悍的个性与民风。湖南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西部和南部各民族杂居,民族关系、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加之地主官僚兼并土地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大批农民或沦为佃农,或进入游民无产者的行列。所以这里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民间秘密会社——天地会、青龙会、白虎会、白教、黄教、红教等迅猛发展,一遇天灾人祸,往往发生起义或叛乱。乾隆末年的湘黔苗民起义,成为川楚白莲教大起义的前奏,清政府为镇压这次起义调动了七省的兵力、财力。道光以来,各地起义更加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影响较大的如道光十二年(1832年)瑶族赵金龙起义、道光十六年的新宁斋教起义。

后来的鸦片战争给了湖南很大的冲击。清政府在战争期间,从湖南征调了一部分兵力参加战争,战争结束后,他们被遣散回籍,但是,很多人发现,他们回去之后已经没有生活出路了。因此,他们奋起反抗。战前,广州对外通商,从广东到新湘潭有一条重要的商路,依靠这条商路为生的商贩、挑夫有几十万人。战后对外贸易中心由广州移到上海,进出口货物通过长江转运,旧的商路衰落了,依靠这条商路为生的人大批失业,更使社会矛盾激化。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郴(chēn)州人民反抗州官苛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武冈饥民起事;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乾州苗民发动抗租斗争;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新宁瑶民雷再浩聚众抗租抗粮,后发展成武装起义,两年后雷再浩旧部李阮发再度起兵反抗;1852年,洪秀全、杨秀清率领太平军从广西打进了湖南,仅在道州到郴州一带踊跃参加太平军的劳苦群众就有五六万人。真是三湘四水之间,到处都郁积着农民反抗的怒火,只要有人带头发难,“奋臂一呼,万人皆集”,“上下交视,莫可谁何”。这种频繁的反抗斗争和极不安定的社会环境,迫使许多地主士大夫走出书斋,过问政治,并造就了他们特有的政治敏感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与比较富庶安逸的江南地主确有明显的不同。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