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闯“三国演义”(4)

对于崇祯的死,史学家历来多有同情、惋惜,大概源于那份著名的血书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至死也不肯原谅他的文武臣工,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并非真正的“亡国之君”。有趣的是,他的两大死敌李自成和皇太极,也接受了这种观点。李自成在他的《登极诏》中说明朝“君非甚暗,臣尽行私”;清人张廷玉主编的官方正史《明史》也对崇祯帝盖棺定论:“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

崇祯许给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时间,给钱给兵给宝剑,却因为满清铁骑兵临北京城下而耐心尽失,处死了自己的帝国中流砥柱。究其原因,第一是个性使然,崇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达不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境界;而袁崇焕的“五年复辽”计划,竟然也是“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难免有夸海口之嫌,也为自己日后的横遭惨死埋下了祸根。第二是袁崇焕和皇太极阵前多有书信往来,确有“议和”(争取时间)之事,加上汉奸鲍承先施展反间计,让崇祯确信袁崇焕有通敌卖国的不臣之心。第三是袁崇焕轻信皇帝的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擅自处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替满清去除了一个背后牵制力量,引起了崇祯的不满。第四就是袁崇焕自己太幼稚,政治手腕不够成熟,真以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却看不到种种血腥的前车之鉴。

综上所述,书生意气、理想主义的儒帅袁崇焕,遇到了极度敏感、现实主义的“明君”朱由检,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太大,注定了袁崇焕的悲剧结局。袁崇焕与其说是死于皇太极的“借刀杀人”,倒不如说是死于崇祯的“有仇必报”——派你戍边、委以重任,结果敌军打到了京师城下,你不死还能如何?之前对你宿怨已久、积怨难消,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你不死还能如何?

金庸先生显然是极为推崇袁崇焕的,专门为其补写了一篇《袁崇焕评传》,在“评传”中,有两段话我特别喜欢: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

“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钢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大英雄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