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莫言(2)

二○○五年,我大学行将毕业,请假在北京某医院里陪诊我不幸病入膏盲的大哥。在最为焦灼和痛苦的时候,我读的,还是在小巷书店买的《四十一炮》。

如今,我亲爱的哥哥已经故去多年。他送给我的那一本书,那段痛苦、纠结、焦灼和绝望夹杂的经历,和那陪伴自己痛苦时目的小说一起,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永远保留着对往昔最珍贵的见证和记忆。

依然还清晰地记得二○一二年十月十一日十九时零七分那一刻。一直守在电脑前的我,突然看到了屏幕上闪出那条期盼已久的消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二。一二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那一瞬间,我脑袋完全空了,心跳加快胸腔澎湃,真想跑出去大吼几声。那种期盼已久的畅快淋漓,与得知自己考上大学的感觉,如出一辙。

作为一个出身农家的平凡青年,我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且奋进不止的莫言先生有着别样的感激。我读过了他无数想象奇诡、丰茂瑰丽的作品,相伴走过了人生的宁寂与低谷,心中总是翘首盼望着作者的下一部作品快些写出来。

我老家在江苏徐州农村,与莫言的家乡山东乡野近在咫尺。诸多民风民俗、历史经验、方言土语、衣食住行、生活细节都极其相似。莫言作品中历史层面的东西,我经常从父母、长辈的讲述中,反复得到印证。而他作品中当今层面的内容,又在我的个人经历中很细腻地体味过了。

所以,阅读莫言的作品,我感受到的,都是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环境和身边的思维方式。他的真诚和掩饰、他的刻苦和坚持,坚韧和软弱,阳刚和阴柔,张扬的热血和冷酷的审视,都在我面前一览无遗。

在他那些庞大的作品群里,我真切地看到了一位貌不惊人,潜意识里充满自卑和不安感的中年男人;一位依靠写作来支撑自信的“黑孩”;一位默默耕耘把隐忍的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农民;一位与我老家的亲戚朋友并无二致的熟人。

我具有与莫言先生如此相似的特性与个性以及生活环境与经历,受过委屈骂过娘,吃过野菜见过狼,做过坏事撞过墙。我也曾经历过藏入草垛、如饥似渴的读书、感觉母亲会因生活困窘而离去等等无数生活细节;我也曾经那样的孤独无望孤立无援,也一直为农民的生活境遇感到怨忿不平。

我之所以如此推崇莫言先生,正是因为他能够如此全面地冲击我的内心。他从高密乡间带着瑰丽的想象、一步又一步、大气磅礴地走出来,永远给我希望和鼓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