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1》 秦钟(1)

秦钟青春的生命有多么“美”,不是世俗男性阳刚到粗鲁的美,也不是女性阴柔到苍白的美,性别的肤浅两极划分无法分析。秦钟的“美”,不像是肉体,像是一种魂魄。他的美,忽然唤醒每一个人自己生命曾经有过的向住。

秦钟在《红楼梦》第七回出现,他是秦可卿的弟弟。这两个姓“秦”的姐弟,谐音“情”,两人都为“情”所困,为“情”而死。

秦可卿与秦钟都长得美,可卿是贾宝玉初发育时暗恋的性幻想对象,秦钟则是贾宝玉第一个同性爱人。异性或同性,对十三岁左右的青少年而言,似乎没有差别。纯粹因为“美”,他们有了宿世缘分,也纯粹因为“美”,他们有了不可知的情缘纠缠。

第七回,宝玉和王熙凤去宁国府看秦可卿,可卿说正巧弟弟秦钟在,宝玉就吵着要见他。

秦钟一出场的描写是:“比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更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些女儿之态。”

作者写秦钟的“美”,没有强调性别。在性别划分单一的世界,其实也不容易了解秦钟与宝玉的情感。

王熙凤一见秦钟,推宝玉一把,笑着说:“比下去了!”

秦钟的“美”读者看不见,王熙凤一句:“比下去了!”仿佛让人眼睛一亮。

秦钟青春的生命有多么“美”,不是世俗男性阳刚到粗鲁的美,也不是女性阴柔到苍白的美,性别的肤浅两极划分无法分析。秦钟的“美”,不像是肉体,像是一种魂魄。托马斯·曼(Thomas Mann)《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名著里的少年“达秋”(Tadzio),很类似秦钟。他们的美,像是青春本身;他们的美,忽然唤醒每一个人自己生命曾经有过的向往。那“美”使王熙凤惊动,推了宝玉一把,说“比下去了!”

同样年龄的宝玉,生长在富贵家庭,有一切物质的享受,受一切人宠爱,他没有拿自己跟秦钟比。他的反应是“心中若有所失,痴了半日”。

宝玉的“若有所失”,宝玉的“痴了半日”,耐人寻味。一个富贵公子,集天下荣华宠爱于一身,在生命的“美”面前怅然若失。他没有“忌妒”,没有“比”的心思,他只是从心底肺腑衷心欢喜赞叹:“天下竟有这等人物!”

秦钟的“美”会不会反射出了宝玉自身动人的生命情操?在处处竞争比较的社会,在时时因为比较竞争产生忌妒排挤自夸的社会,贾宝玉看到的“美”一清如水,只是欢喜,只是赞叹。

宝玉,一个青少年,在“美”的面前发呆,他心中想着:为什么我生在侯门公府之家?为什么他生在寒儒薄宦之家?

“美”没有性别,“美”也没有阶级,《红楼梦》的作者要用“美”对抗一切世俗的分类吗?

王熙凤、秦可卿要吃茶吃酒,宝玉就借故他和秦钟不喝酒,两人就私下离开去讲悄悄话了。

宝玉第一次见到秦钟的“若有所失”,是青春期难以解释的寂寞吗?在众人的宠爱中,他好像一直在寻找另一个自己,像柏拉图说的那个被神惩罚劈成两半后失去踪迹的另一半的自己?

我们如此不完整,我们都在寻找另一半的自己,每次好像找到,却又觉得不对,那真实的另一半自己到底在哪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