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代表们经过争论后否定了反对国共合作的错误主张,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联盟。会议认为“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同时申明:“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持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大会宣言还表示“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靠外力及专务军事两个旧观念,十分注意于民众的政治宣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与宣言》。。大会做出的有关统一战线问题的决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为国共合作的实现完成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西湖会议虽然确认了联盟方针,但实际工作的进展却因缺乏充分准备而不够快捷。这次大会之后,国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速。10月,中共中央和广东区委以及青年团驻粤委员、广东区团委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帮助国民党改组问题,还在广东成立“国民运动委员会”,以推动正在开展的改组工作。继中共中央三届一中全会通过《国民运动进行计划》等决议案后,中共中央在年底发出《第十三号通告》,要求共产党人积极促进国民党改组,以迎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与此相应,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采取了有力的措施。10月中旬他委任廖仲恺、李大钊等5人为负责国民党改组事宜的改组委员。廖仲恺旋即在广州主持了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制定了实行改组的计划。下旬,廖仲恺、谭平山等9人被委任为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这个临时性的领导机构建立后,立即起草宣言、党纲和党章草案;办理各个地方分部的登记,建立广州市各级党部;出版《国民党周刊》;设立讲习所训练各区分部执行委员。同时,决定1924年1月在广州——孙中山组织力量逐走陈炯明后在那里重建了政权——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但是,改组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是不可避免经过尖锐斗争的。把思想芜杂、组织涣散和成分不纯的国民党改组为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以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顺应历史的潮流。因此,必然引起国内外反动势力的中伤破坏。他们污蔑孙中山“赤化”和“出卖自己”,谩骂中国共产党玩弄“阴谋”。这股逆流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国民党内,右派分子公然阻挠改组,反对国共合作。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发布的当天,邓泽如等竟然以国民党广东支部名义提出“弹劾案”,掀起反共的鼓噪,妄图否定孙中山的联共决策。对于右派分子这种倒行逆施的勾当,孙中山和国民党左派予以坚决反击。长期的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必须改弦易辙,不能故步自封,国民党才能具有生命力。他批驳了邓泽如等的污蔑不实之词,说明党纲、党章和组织法“为我请鲍君(指鲍罗廷——引者注)所起,我加审定,原为英文,廖仲恺译之为汉文……切不可疑神疑鬼”。再次重申了这次改组的必要性,指出“自当随时改良,方期进步”;而“不图进步改良”,只能“日日退步”。并就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加以阐发:“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故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受屈之人民耳。”邓泽如:《中国国民党廿年史迹》,第301~308页。孙中山还告诫右派分子:“你们愿意跟着我革命的就来,不愿意革命的就走。我不能勉强拉你们来革命,你们也不能勉强拉我不革命。”包惠僧:《大革命时期的回忆》。他多次表示要将右派分子清除出党,后来果然把继续破坏联共决策的冯自由、马素等开除。由于孙中山与国民党左派对右派分子进行了坚决斗争,才得以从内部保证了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成功。

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旧阶段转型期的必然政治趋向: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了革命需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