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文革”尚未结束。那是一个8亿人民只看8个样板戏的荒唐年代。一部儿童文学《新来的小石柱》的诞生,令多少渴望精神食粮的中国孩子为之雀跃。小石柱大名石成钢,是一位是来自深山里的农村少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省体操队教练发现他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把他接到省城进行专业训练。一次训练中,小石柱意外从单杠上脱手摔下,腿部骨折。而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痛,攻下了当时世界水平的体操高难度动作——直体后空翻接转体1080度,获得了全国少年体操冠军。
小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次年被改编成连环画,并在各地广播电台联播。“小石柱”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和朋友。1977年,这个极具时代特色的故事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看中,改编摄制成80分钟的大型动画片《小石柱》,在全国公映。为了纪念这部意义非同寻常的作品,小说作者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取了一个乡土味十足的名字——芮成钢。
父亲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给了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小时候,我们家最多的就是书,几排书架顶天立地,里面有他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也有专为我和姐姐准备的名著改编的连环画。每天一做完功课,我们就从够得着的地方拽一本出来看,对文字和图画构成的世界心驰神往。早晨去跑步,父亲和我一起背诵“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傍晚,阳台上,父亲为我们朗读《三国演义》《二刻拍案惊奇》《莎士比亚故事集》。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
如果说,我的知识结构更多受益于父亲,母亲则在生活和做人方面对我影响甚深。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给予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又和很多中国母亲不一样,她始终把我当成平等的朋友,尊重我的选择,让我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