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1(1)

在中国,除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和新华门外,有一个地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高高悬挂着的国徽,让人感到既庄严肃穆又崇高神圣,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外交部大楼从正面看,那巨型的扇面式建筑,像是一架手风琴,布在“风箱”上的一个个闪着光芒的窗口,密集有序,充满神秘。在这座大楼里,每天都弹奏着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之间交往的外交乐章,时而紧张激越,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又像潺潺流水般和缓动听。

现在,我走进这座大楼,走近我们的外交官们,静静地倾听他们的讲述……于是一件震惊世界外交界、让无数国家的外交同行和政要们高竖拇指的大事内幕,徐徐在我面前展开。这件值得铭刻石碑的大事,只属于中国,只属于正在崛起的、以人民福祉和人民生命为至上的我们的国家——

2011年2月21日,一个国家决定的产生

黄屏,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在这座扇面式大楼里,他是上百位司局级干部中的普通一员。这一天清晨,他是从办公室那张临时搭起的行军床上起来的。他和副手、领事司副司长兼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主任郭少春等人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这仅仅是大战开始的前夜。

利比亚的形势每天都在恶化,其发展速度根本无法预料。从2月19日开始,我驻该国大使馆向国内发来的电文一封比一封加急:

“利比亚政府已经失去对多个地区的控制,局势发展对我在利工作的数万名建筑人员和公民形成万分危急之势……”

“20日晚起,这里已陷入全面动乱状态……”

“形势已万分危急,我在利建筑工地多处遭遇袭击和破坏。有的公司财物被抢劫一空,并有数百上千人被暴徒残忍地赶到荒无人烟的沙漠之中……”

“我们是领事司,维护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义不容辞。现在几万名在利同胞身处险境,我们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投入战斗!”黄屏斩钉截铁地说。

对黄屏和领事司的同事们来说,现在他们面临的这场战斗绝对是超级大战:要从远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战乱之地,将几万名随时处在生死危急之中的同胞接回来……

“怎么接?”

“什么时候才能接完?”

“要动员多少人力物力?”

“拖上十天八天,要是死了几百几千人咋办?”

黄屏一说起当时十万火急、迫在眉睫的危急形势,语速快得就像连珠炮,脸涨得通红,情绪格外激动。

必须把同胞接回来!接到咱祖国的土地上!必须让他们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家!

这是黄屏和领事司同志们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掷地有声的誓言。

“2004年6月,中铁十四局到阿富汗参加援建工作的11名工人被武装分子袭击遇难,是我去机场接的。当时看到排得整整齐齐的11口棺材时,我的心痛啊!你想想看,11口棺材哪,那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接机的遇难者亲属也在现场,他们个个哭得死去活来……这一幕我永远忘不掉。”泪光在铁骨铮铮的黄屏的眼眶里闪动。

“这一回是几万同胞啊!他们身处水深火热的险境,利比亚炮火连绵,枪声四起,流血冲突和暴力事件每分每秒都在发生。一旦他们被交火双方当成人质,出现成百上千的伤亡,那可是天大的悲剧啊……”黄屏的嘴唇在颤抖,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他依然激动不已。

“所以,我们外交部、我们领事司的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及早把我们的同胞安全地接回来!”黄屏重重地补了一句,“一个也不能少地全部接回来!”

黄屏深吸了一口气:昨天杨洁篪外长主持召开紧急会议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