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319个字的非凡妥协(1)

召开御前会议决定接受共和的时候,隆裕太后心情一定很复杂,肯定不是“忐忑”两个字能概括的,更不是百年后走红网络的神曲《忐忑》那“啊咿呀咿”一路到底的心情,倒是网友翻译的歌词“阿姨压抑带个刀”这句有点切近。

隆裕太后带着个6岁的宣统皇帝,这对孤儿寡母此刻已经没有多少力量了,带个刀也没用。她授权袁世凯去跟南边谈判,商酌退位条件。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这是一份未有标点、正文全文才319个字的诏书;今加标点,全文如下: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清帝逊位诏书》颁布,清帝宣布退位,由此结束了清王朝260余年的统治。这个逊位诏书文采斐然,浅文言,多骈句,甚至最后还用反问句抒情。诏书颁布,有着多重含义:其政治意义是标志着革命的胜利,其历史意义是结束了一个时代,其法律意义是洋溢着宪政思想,其人文意义则是和平妥协。

没有妥协,如何共和?《清帝逊位诏书》,短短319个字,有着非常非凡的妥协精神。一则告示文书,已成了一部文献。这诏书可不是隆裕太后自己写的,她哪里写得出来?“清帝逊位谕旨之文辞即在赵(凤昌)宅起草,乃出张季直手笔。”这是14岁就在横滨加入兴中会的老牌革命党人冯自由的记载。那时刻,隆裕太后显然也没什么办法,这诏书只能是秘书写了算了。

张季直,即张謇,清末状元,他是那么多无聊状元中难得的一个人才。张謇作为中国的实业先驱,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声望和社会地位确实很高,被称为“绅商”。有意思的是,张謇并没有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这件名垂千古的事情。三天后,张謇看到颁布的逊位诏书时,在日记中先举重若轻、后举轻若重地写下这两句话:“此一节大局定矣,来日正难。”

张季直是幕后英雄,袁世凯是台上枭雄。清帝的逊位诏书中,竟然三次出现袁世凯的大名。其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这句大白话,语感语调上不甚相称,原来是老袁在审稿时自己授意写上去的。按说,这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皇帝宣布自己退位的诏书,怎么好规定对方由谁来全权组织新政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