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我国隆重纪念过世界文化名人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一百五十周年诞辰。当时应邀参加我国纪念活动并在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说的法国客人,是文艺批评家克洛德·鲁瓦(Claude Roy)。几乎就在举行这次纪念大会的同时,法国出版了一本由鲁瓦编选的新书,题为《雨果作品见证录》(La vie de Victor Hugo racontée par Victor Hugo)。鲁瓦在该书序言中写道:雨果“笨重粗大,牢牢有根,像某种自然奇观:像高峰,像森林,像龙卷风,或者像这些可以和自然奇观一比高低的人间奇观,如人类建造的大教堂,埃菲尔铁塔,方尖碑形纪念柱。”
鲁瓦比喻得很精彩。这座高峰,这片森林,这阵龙卷风离开我们已经整一个世纪了。雨果1885年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两百万人参加葬礼,“万人空巷”,成为一次全国盛大的节日活动。在法国历史上,既得到官方最隆重的纪念,又得到人民最深沉的悼念,雨果是作家中唯一的一个。一百年以后,雨果没有死,他仍然活在法国人民心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1885年为“雨果年”。为了协调全国“雨果年”的活动,法国成立了“纪念雨果全国委员会”,由文化界著名人士组成;另设“荣誉委员会”,由政界要人及社会名流组成,成员有上议院议长,国民议会议长,包括文化部长在内的四名部长,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等。“雨果年”的纪念活动得到法国总统密特朗的积极支持。
雨果是我国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家。雨果的小说在我国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欢迎。近年来,我国对雨果的研究不仅有广度,也开始有深度。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研究工作基础还很薄弱,各种资料很欠缺。我们还没有高质量的全面介绍雨果生活、分析雨果创作和思想的评传。广大读者对雨果的了解,总是停留在文学史所提供的小传或简传之类的规模上。
目前,在我们还没有写出自己的雨果传之前,一个理想的办法是先翻译几部质量较好的雨果传记。我们在“雨果年”译完安德烈·莫洛亚的雨果传记,自信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也是译者继《雨果诗选》后为雨果逝世一百周年准备的又一件礼物,以此奉献给喜爱雨果作品的广大中国读者。
法国介绍雨果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学术价值很高的佳作也不少,可供挑选的余地很大。我们选择莫洛亚的这部《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Olympio,ou la Vie de Victor Hugo,1954),是经过考虑的。雨果在法国,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正因为如此,要写好一部雨果传,绝非易事。首先,雨果是法国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著述卷帙浩繁。雨果又是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一般说,诗人的作品中直接和间接的自传成分也最多。要从雨果的作品中,寻章摘句,理清他的生活道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工程。莫洛亚这部《雨果传》中注明引证雨果原著的地方就达七百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