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前辈说过,《宇宙锋》是徽班唱出来的。梆子班和汉剧也都有这出戏。早年皮黄班里只唱《赵高修本》和《金殿装疯》的两场,完全是一出唱功戏。身段、表情都简单而呆板,没有什么变化,场子也相当冷静,所以观众对它并不十分重视。有一天李七(寿山)给我一个全本《宇宙锋》的本子,我才动议要改演全本。根据这老本子,最初排演要唱到十六刻以上(内行计算演戏的时间习惯上都用刻做标准),是打匡、赵两家说亲起,演到匡扶与赵女团圆为止。唱完《金殿》一场,底下还有很多的情节。如赵女逃亡到一个瞎子家里,武陵王潘宴平反大审,赵高与康建业金殿对质……等全部故事。在我一天演完的本戏里面,这是时间占得最长的一出。
“这样地唱了一个时期,就感到《金殿》唱完,高潮已经过去,下面只是平铺直叙,结束故事而已,没有什么精彩,徒然使演员和观众都感到疲劳,很难掌握观众的情绪。后来我就改成演至《金殿》为止。前面的场子也有部分的删改。现在唱的名为全本,其实不能算全了。时间上也从十六刻缩减到十刻。
“这出《宇宙锋》,从前为什么大家只唱《修本》和《金殿》两场,后来为什么我又要改演全本呢?这是演员和观众都先有了修改的需要,才有这种自然的演变的。大凡最初编出一个剧本,一定先要把这里面曲折的故事,铺叙得详详细细,为的是要尽量让观众看个明白。场子就不免琐碎,词儿也不免繁杂。演员在演出的时间上,不免就要发生很大的窒碍。你想,从前一个班子,每天是要演到十出上下的戏的。包括着生、旦、净、丑等行许多角色。如果每一个角色都要唱一出整套故事的大戏,那么戏码就没法平均支配了。于是《武家坡》、《六月雪》、《能仁寺》……这些戏,都是从整套故事里面,择出来的比较精彩的一段。还有一种初学戏的演员们,要靠时常出台练习才能成熟。在他没有成好角儿以前,哪能让他一个人唱一出占上十刻、八刻的整本戏呢。同时观众方面对这些整套故事看久了,已经明白它的内容,当然喜欢看里面的精彩部分。因此像《宇宙锋》这一类只唱两场,不过三刻到四刻的短戏,就这样风行开来了。
“过了一个时期,又出现了一批新观众。他们是没有看过全本的,对整个的剧情模糊得很。我根据他们的需要,又反回头改演全本。总而言之,演员是永远离不开观众的。观众的需要,随时代而变迁。演员在戏剧上的改革,一定要配合观众的需要来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出了大门就行不通了。”
“这出《宇宙锋》是你最喜欢唱的戏。”我这样向他建议,“在这四十年中间,你不断地对它下了很多的工夫,似乎应该把你在唱、念、做、表这几方面体会到的那些宝贵的经验,很详细地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