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内部矛盾

继农民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之后,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还讨论了“人民”问题和社会主义政治问题。他在1957年2月的重要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号召发动人民运动,批评党和党的执政方式。毛泽东还特意把知识分子划入到革命“人民”的行列,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批评监督的重任。毛泽东指出,他们对党的批评不是恶意的,而是善意的,因此绝不能像对待敌人那样压制他们。毛泽东还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经济上的剥削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但矛盾依然存在,而且这些矛盾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对抗性的。但毛泽东同时指出,只要这些矛盾是“属于人民内部的”,就不是对抗性的。只有“人民”与“非人民”之间的矛盾才是对抗性的,才必须通过专政来处理。

这些并无特别之处,都与毛泽东主义的分析方法和固定思路一致,特别的是毛泽东在讲话中说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而且这一矛盾可能是对抗性的。显然,在毛泽东看来,“领导者”是党,而不是他。他声称,“人民”才是革命真理的评判者,而他本人正是“人民”的代言人;党只有同人民打成一片,真正地成为人民当中的一份子,才能够代表“人民”说话。知识分子则受邀替“人民”发声。

毛泽东话语中隐含的意蕴显然犀利得令人惊讶,党内其他领导人自然也明白毛泽东所指。首先,毛泽东认为,不少党的干部在实现社会主义仅仅七年之后,已经彻底脱离了她所治理的社会,成了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权贵,这样的党不再是一支属于人民的力量,她已经失去了自己所声称的革命性。其次,毛泽东显然把自己置身于她之外,认为自己没有脱离群众,自始至终都是人民中的一份子。若党脱离了群众,不再与群众站在一起,自己就要和人民一起来批评党。而这一表态,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再次,从党的角度来看也是最严厉的一点,毛泽东指出了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其实就是对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现象的尖锐批评,是对处于领导岗位的广大党员干部的训诫与警醒。显然,在一定程度上,他把社会内部的阶级斗争转换成了社会与党之间的斗争,党成了人民要警惕的对象。党内其他领导人对此保持沉默。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