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血染双“十二”(5)

“八嘎——!”一队队头扎白带、上面写着“必胜”字样的日军敢死队,一手端着轻机枪,一手挥动着大刀,在坦克的掩护下,不管死活地朝城门方向冲来……

“手榴弹!手榴弹打坦克——”守军长官见横冲直撞而来的敌方坦克即至城门口,急中生智地组织起手榴弹火力网,使得敌坦克最后瘫痪在城门口。这个时候,已有十几名日军敢死队员趁机钻进了城门洞内。

“堵杀他们!快堵杀他们!”守军的敢死队见状,一边喊着一边凭着对城墙地形的熟悉,用绳子从城墙上徐徐下吊,出其不意地将来犯之敌杀了个精光。

“长官,给我们赏功吧!你们看——”第83军军长邓龙光部属的那个守军营长带着十几名士兵,挑着农民卖菜的竹篮,装着十几个日军的首级,以及缴获的轻机枪、左轮手枪和三八式步枪和战刀,无限荣耀地跑到长官那儿请求领赏。

“奖!该奖!”唐生智司令听说后,连连应道,不过他的奖赏还没有来得及发给这些光华门的英勇守军官兵,就传来光华门被敌人攻破的消息。

战后的中国军队都说光华门守卫战是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打得最惨烈的一役,前前后后持续了三天多时间。双方拉锯式的战斗远比笔者叙述的要激烈和惊险得多,而且在此留下了一大批勇士。团长谢承瑞是其中之一而已,这位可怜的守军团长,在开战之前便抱病在身,后又在这两天的城门保卫战中被战火灼伤,在光华门失守后的数小时即12日的下半夜,谢团长随撤向江边准备渡江逃生的部队散兵路过挹江门时,因拥挤而被自己的士兵活活踩死……

“那是谢团长!你们不能踩他呀!不能……”一起逃亡的教导总队参谋处参谋刘庸诚见谢承瑞团长被数不清的乱兵踩得血肉模糊时,跪在地上痛哭求情,然而根本于事无补。

这是12日最后几小时里发生的悲剧。

刻骨铭心的悲剧在1937年12月12日这一天的南京城内外比比皆是。

被奴役前的南京城处在窒息的时刻。

中华门是敌人最想进入的地方。中华门—南京城—中国政府,它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这样相连的。日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日军司令松井石根下达的最后命令中就把这场战斗作为进攻南京的“收笔之作”——显然,攻破中华门的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都特别重要。

日军派出的是第6师团主攻中华门,同时配合的还有几个飞行中队、2个战车大队及几个联队的步兵和工兵。

中国守军是王耀武师等重兵。中华门的城墙比起光华门来似乎还要坚固,防守力量更是“固若金汤”,这非形容之词,你看那城墙上,每隔50米,便有一挺机枪,机关枪之间大约架着30余门迫击炮。而在城墙外,原来是一片密集的居民房,如今因战斗防御的准备,在日军到来之前,全被毁为平地。这样,站在城墙之上,可以一览200多米外的前方,敌军稍有动静,皆在守军眼里。这一招算是中国守军的高明战术。

然而,日军不傻,他们在安排有针对性的进攻战术——

12日天色刚有些晨光,地面的高炮、天上的飞机投弹,如山呼海啸般地在中华门城墙内外一顿猛烈袭击,于是中华门前后火光冲天,硝烟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席卷而来……

十几分钟过去了。日军想看个究竟,结果大失所望:中华门和城墙岿然不动,丝毫没有要倒塌或失守的迹象!

日军指挥官愣了一会,突然大叫一声,令几辆75吨重的坦克向城门冲去——企图用它们来撞开大门。结果是:除了几声“咚咚”回声外,城门安然紧封。

日军指挥官再度傻眼。“八嘎——”这回是一队抱着炸药包的工兵上了:只见他们在重炮的掩护下,贴近城墙根,点燃了几十包炸药……

“轰隆——”

“轰隆!轰隆隆——”

硝烟过去,再看看城墙:除了几处掉下些墙皮和砖块外,大城墙依旧傲然挺立,如大象被小虫子咬了几口而已!

日军傻了,日军疯了,日军玩彻底了——他们开始什么都不用,只用一队队士兵和一把把亮光耀眼的刺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