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孤城哀鸣(10)

“太猖狂!太猖狂!我近20万大军还在南京城里巍峨挺立着,它小日本凭什么就认为胜利一定是他们的?”唐生智对参谋们说,“命令全城守卫部队,给我死死守住城门,绝对不让敌人进城的阴谋得逞——!”

当日,南京守军司令部发出两道“死守令”:一、我军目下占领的复廓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线,各部队官兵应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全力固守,不许轻弃寸土;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者,定遵委员长命令按连坐法从严惩办。二、各部队所有船只,一律交本部运输司令部负责保管,不准擅自扣留。着派第78军军长宋希濂负责指挥沿江宪警,严禁部队官兵私自乘船渡江,违者即行拘捕严办,倘若违抗,准以武力制止。

“死守令”刚刚发出,参谋颤颤巍巍给唐生智递上一份花花绿绿的纸——

“什么东西?”唐生智从头到尾扫了一遍,顿时怒发冲冠,“稀里哗啦”撕了个粉碎。“门都没有!松井他把我老唐不当人了!去告诉他们:只要我南京在,我唐生智就决不言‘投降’二字!”

原来,参谋递上的是一份日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用飞机散在南京城内外的“劝降书”。上面这样写道:

百万日军已席卷江南。南京城将陷入重围之中。观之战局大势,今后交战唯有百害而无一利。盖江宁之地乃中国故都,亦为民国之都城,明孝陵、中山陵等名胜古迹猬集。有宛若东亚文化精髓之感。日军将严厉处置抵抗者,不予宽恕,然对无辜民众及不怀敌意之中国军队,则宽以待之。乃至东亚文化亦有保护保全之热忱。然若贵军继续交战,南京势必难免战祸,千载之文化归于灰烬,十年之经营化为泡影。故本司令官代表日本军劝告贵军,立即和平开放南京城,然后按下文所记处置。

对本劝告书之答复,应于12月10日正午,在中山门至句容道路之步哨线,由我军收领之。若贵军派遣司令官代表,应准备于答复收领处,与本司令官代表达成关于接收南京城之必要协定。若于指定之时间内未得到任何答复,日本军将不得不开始攻占南京。

“劝降书”落款是:大日本陆军总司令官松井石根。

“再传我令:决不投降!坚决死守!”9日当晚,有部下来探司令官口气时,被唐生智一顿臭骂:“谁要当汉奸,谁就去向敌人投降!我唐生智决不带头干这事!”唐生智大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于是在松井给出的10日“最后通牒”这一天,中国守军不仅没有放弃一扇城门的守卫,而且奉命将所有的城门用上各种可能的“武器”——比如沙石、水泥,或者木头、砖块,甚至百姓的门插等等,总之只要能抵挡和堵死城门的东西都可以用上。“实在不行,就准备汽油——等敌军攻城门时,烧它个焦烂!”

10日,日军见中国军队拒绝投降,便向雨花台、通济门、紫金山第三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前几日更为激烈。尤其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故日军干脆直接攻城垣,南京城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而当日包抄守军后路的日军第18师团占领了芜湖……此时的南京城三面临敌,十万火急。

狗急了也要跳墙。南京已是孤城一座,守不住就是两个出路:一是死,二是降。后者已经没了,那么只有死路一条。此时的死对守军来说,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跟敌人拼死,二是让敌人杀死。

拼死当然光荣!当然值一点!

“拼啦——!”

“拼啦——!”

中国守军们有的人心头冒着火在喊,有的人眼里流着泪在喊,也有人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在疯叫,也有人摔着枪在偷偷哭泣……

这就是战争。

拼了。中国军队“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刻到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