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时代度过的童年1903—1914(2)

奥威尔母亲的家族也有殖民地渊源。他的外曾祖父G.E.利末辛出生于法国,后来在缅甸毛淡棉成了一个富有的造船专家和柚木商。家族生意后来由其子弗兰克·利末辛接手,后者于1915年去世。弗兰克的头发呈尖刺状,眉毛浓黑,尖鼻,长得极像巴尔扎克笔下某个贪婪成性的守财奴。奥威尔的外祖父母生了9个孩子,他的母亲艾达·梅布尔·利末辛1875年5月18日出生在伦敦南部的蓬各,但在缅甸若公主般度过了童年,那是在一个有30个毕恭毕敬的赤脚佣人服侍的家里。艾达有一个无视俗世陈规的妹妹——名叫内莉,奥威尔20年代在巴黎时常去看望她——还有一个弟弟查尔斯,是和理查德·布莱尔一起打高尔夫的朋友,性格活泼。跟布莱尔家好些人一样,利末辛家别的人也似乎消失了,他们中有些是费边派社会主义者和积极的妇女参政者。奥威尔小时候曾因为他们的外来语姓氏以双关方式称呼他们“柠檬皮”(Lemonskins)和“汽车”(Automobiles)。

终其职业生涯,奥威尔的父亲一直是个等级不高而且很乏味的殖民地官员。1875年8月,18岁的理查德·布莱尔进入了印度政府的鸦片部,职位是次副专员三等助理。经过一段长期而不出色的职业生涯,他在行政官阶上缓慢上爬。到1891年,在8个不同职位上干了16年后,他仍是次副专员助理,不过这时已升任一等助理。1907年,又在许多分布广泛的地方待了16年后,他一步步缓慢升职,从五等鸦片次副专员升到了一等。

鸦片部控制输往中国的鸦片的质量、收购和运输。这种高价值作物主要在贝纳勒斯和比哈尔种植。理查德·布莱尔的工作是管理辖区内的罂粟种植者,并确保以效率最高的方式种植这种作物。政府本身“向种植者预付现金,购买其产品,进行加工,并最终出售”罂粟汁给巴特那及加尔各答的工厂和出口商。“鸦片税是印度国库第三大单项税收,仅次于土地和盐业税”,鸦片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16%。

只要金钱滚滚而来,理查德或印度政府都不怎么关心许多吨鸦片——吸食鸦片在印度是非法的——到中国的瘾君子那里后会怎样。事实上,英国人非常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毒品来削弱和破坏岌岌可危、气数已尽的中华帝国。19世纪中叶,两国间进行了两次鸦片战争,都以中方失败而结束,而中华帝国最终于1912年瓦解。有位权威人士曾写道:“1880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价值几乎达1300万镑,主要来自印度……20世纪初期,每年运至上海的鸦片价值达4000万美元。此城市有超过80间店铺公开出售粗制烟土,有超过1500间鸦片馆……至少有1500万中国人是根深蒂固的瘾君子。”在当时的中国如同当今之美国,毒品是主要犯罪根源之一。瘾君子以偷盗维持此恶习。为独霸此获利极丰的生意,帮派之间斗得你死我活。到奥威尔在20年代放弃自己殖民者性质的职业时,他已经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良知,因为其父亲亲身参与过帝国主义掠夺行为中这种最不道德、最不可原谅的活动,他极感内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