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很民间的说法,说前世与今生往往成因果关系。譬如前世奢靡,今生必潦倒;前世荒淫纵欲,今生必是天煞孤星。有此理论,我也能快捷地为我测算前生。我自己,今生嗜肉如命,好吃懒做,前世必然是面黄肌瘦,做牛做马,末了还是食不果腹,做了路边饿殍,是被蛆蝇叮咬的命。
食、色,性也。所以我素来不以好吃为耻。而与我为伍的一帮狐朋狗友,也均是饕餮一族。我们的好吃有着鲜明的个人喜恶。我的死党徐同学,一见母蟹就两眼放光,目光如炬,眼神笔直地穿透横陈的玉体,直达那肥沃的卵巢。而我则是吃虾无敌,砍头、去尾、剥皮、生吞,麻利得像极了刽子手。我们也有共同点,那便是无肉不成餐,但是请诸位看官用犀利的眼光分清我与他爱肉的区别,他是富贵小开,习惯使然;而我爱肉是因为自幼贫困,嘴里能淡出个鸟来。
作为一名吃货,难免常常要向恶势力低头。我的座右铭便是:勿以饿小而忍之,勿以膳小而不吃。
吃货不是美食家,美食家是欣赏地吃,不能只是品色香味,还要能吃出形而上的东西来,很是费脑子。所以你看写美食专栏的某位老师,头上就没几根头发。我曾经还读过一篇美食文章,作者吃一碗冬阴功面都能吃得泪流满面,据说是吃出了家乡的味道。而我们吃货就单纯多了,纯粹是想吃就吃。我吃红烧肘子,只能吃出肉的味道,始终无法吃出肉的籍贯是哪里,以及它死前有没有怀乡的怨念。
合格的吃货应该不太挑食,所以最适合他们的是自助餐。我一见各式菜肴琳琅满目地摆在眼前,便仿佛财迷见到宝藏般,涎水能流一大碗。我吃自助餐还有技巧,灵感来自于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某教授给学生做示范,准备了一个细口瓶,先往瓶子里装满小石块,看似再也装不下时,其实还能再装更小的石块,装满小石块后还能再装细沙,到最后肉眼看不到空隙了,其实还能倒进去不少水。我猜想这个教授兴许也是吃货中人,他用这个极具指导意义的实验提醒我们,只要注意进食的先后顺序,自助餐绝对是可以吃回成本的,哪怕实在吃不下菜了,临走前还能再喝两杯饮料。
若论吃货的历史渊源,可能源于我们本身便是个好吃的民族。不信你看,自古以来每个传统佳节,我们都要往肚子里装些特定的食物,春节吃春卷、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从老祖宗变着法儿地来达到吃的目的看,吃货的血脉里其实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但是吃也是一把“双刃剑”,吃多了难免会有发胖的忧虑,享受和想瘦总是有着不可调解的矛盾。如我,曾经是个翩翩的消瘦少年,近几年却吃成了稍显臃肿的中年人。如今我面对美食,脑子里总会跳出两个小人争吵。邪恶的小人勾引我说:有食堪食直须食;另一个善良的小人则规劝我说:食多发胖少人知。两个小人反反复复地吵,反反复复地吵,好不心烦,于是我面对美食,痛下决心,要通通吃下去,把他俩活活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