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特列克所创作的红磨坊海报,一直是收藏家眼里的抢手货。如果你想知道这些海报当时有多火,只要参考一下韩国涟川支石墓庆典、阳平冰鱼庆典时人们争相购买宣传海报的盛况就可略知一二了。当时,红磨坊舞台上最红的女演员名叫拉·古留。罗特列克在海报中以剪影的形式突出了她的优美舞姿和身体律动感,让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
也许,如果没有人生路上的诸多坎坷,就没有后来的罗特列克。伤痛与挫折,总是会带来成长与经验。虽然他最后因为酒精中毒而在37岁时英年早逝,他留下的那些描绘灯红酒绿的杰出画作,却始终让人如痴如醉。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生而完美的人,更多的是虽有缺陷却不断趋于完美的人。西班牙艺术家贾维尔·马里斯卡尔(Javier Mariscal)患有先天阅读障碍,无法正确理解文字,只能靠绘画进行交流。而正是他,创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吉祥物“可比”。擅长描绘芭蕾舞女的画家德加(Edgar Degas)晚年视力严重下降,无法作画的他选择用雕塑来创造艺术,留下了与绘画作品一样杰出的大批雕塑。这些有缺陷的人,接受并克服了自己的缺陷,变得更坚强、优秀而从容不迫。
比起同期报考美术学院的同学,我的基础要差一些,所以第一年很自然地落榜了。在第二年的考试中,我也是几经波折才获得成功。这个世界总是不愿意轻轻松松给我想要的东西。
复读期间,我的心理压力很大。我终日除了读书就是画画,连梳妆打扮都顾不上,还长胖了许多。在一个女孩子最爱漂亮的年纪,我成天不修边幅,吃的是可以在10分钟以内消灭掉的紫菜饭团,再加上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我身上又多了一个“贫穷”的担子。那时候的我,根本没有自信,只有深深的挫败感。
更要命的是,当时的初恋男友已经考上了大学,他每天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快乐,与灰头土脸的我形成了鲜明对比。眼看自己最亲近的人走着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路,我的挫败感与自卑可谓是达到了极点。最终,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分手。
之后又过了很长时间,当我再想起那段充满挫败与失落的日子时,竟然可以淡然一笑了。在20岁的年纪,我经历了复读,知道学识地位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也真实感受到了无怨无悔的努力之后也未必如愿的苦涩。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一方面提醒我努力与成果未必成正比,一方面也让我更加坚信积极的心态定能带来积极的改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败感是成功的催化剂。而要让这个催化剂真正发生作用,就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如果比别人差,那就付出两倍、三倍的努力。因此,我对于那些有缺陷而努力奋斗的人总是无比支持。他们的缺陷没有掩盖他们的才华,甚至改变了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挫败与缺憾,是这个世界上最痛也最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