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异的是,卡克夏勒谷地遍布与《玛纳斯》史诗相关的“穆兹布尔恰克之墓”、“色尔哈克之墓”、“阿克库拉骏马的拴马桩”、“阿勒曼别特之墓”、“巴卡依的神树”、“阿勒曼别特的白色褡裢”、“玛纳斯四十勇士所栽四十棵树”等历史遗迹。所有这些,《玛纳斯》史诗均娓娓道来,那些英雄们的名字如雷贯耳,振聋发聩,史诗和现实在这里如此令人难以置信地糅合在一起,不觉让人如痴如醉,如幻如梦。
在阿合奇县城东咆哮的卡克夏勒河畔长有四十棵古树。人们称这些树为“玛纳斯的四十棵树”或是“四十勇士的四十棵树”。据说,这四十棵树是由跟随玛纳斯东征西战的四十位勇士所栽。这四十棵树由于与史诗内容有关,因此也受到人们的敬仰与保护。
一进入卡克夏勒谷口,在阿合奇县城东部的色帕尔巴依乡的阔阔尼西克地方,有一座位于褐色山襟的古墓,这就是穆兹布尔恰克之墓。墓地南部高山悬崖处生长一株千年古树,树干径围约2米,枝繁叶茂,树冠如云。立于树下可听到地下泉水叮咚作响(声响效果),一股清泉汩汩流出。
穆兹布尔恰克是英雄玛纳斯的哈萨克族战将,在远征中阵亡,在队伍远征返回途中路经阔阔尼西克时被玛纳斯安葬于此地。
在卡克夏勒谷地西北边的麦尔凯奇村阿克布江地方山脚下有一个用石块堆起的被称为“色尔哈克之墓”的大型古堆墓,这是玛纳斯统领的英雄色尔哈克。传说中安放英雄色尔哈克的坐骑铁勒克孜勒骏马头骨的地方——“吐勒帕尔的头骨”,也被当地人朝拜和景仰。
在色尔哈克墓北面深山里的一块开阔地上,还有一处被称为“阿克库拉的拴马桩”的地方——有三块毡房大小的巨石,呈三角形状跨河而卧,据说,当年玛纳斯曾在这三块石头上拴过自己的坐骑阿克库拉骏马……
一切就像在昨天刚刚发生,而又如此真实地呈现在你眼前。
显然,“玛纳斯奇”是柯尔克孜民间最受欢迎和尊敬的人,也可以说他们是柯尔克孜民间说唱艺术的集大成者,他们以演唱《玛纳斯》史诗为唯一职业。不过,在今天,除了居素普·玛玛依,柯尔克孜草原已经没有一位专门以演唱《玛纳斯》为生的人了。应当说,居素普·玛玛依就是《玛纳斯》史诗,《玛纳斯》史诗就是柯尔克孜人民的灵魂。
《玛纳斯》史诗无疑在柯尔克孜人民心目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艺术高峰,但由于文本的出现,他们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开始转向借助阅读去品味和欣赏史诗的无穷魅力。
居素普·玛玛依老了,虽然所有的诗行在他胸中涌动,但是,他的体力不允许他进行演唱。
其他史诗演唱艺人已不能像往昔那样尽情发挥自己的演唱才能,在听众的热情鼓励下滔滔不绝地演唱《玛纳斯》史诗。一部口承史诗的生命力其实是史诗受众——一个民族的听众赋予的。没有柯尔克孜民族的听众,史诗《玛纳斯》不可能流传至今。随着时光的推移,即便是在卡克夏勒谷地,史诗演唱活动的土壤正在逐渐弱化,造就新一代杰出史诗歌者的可能似乎愈发变得渺茫。
这或许是在新的世纪我们必将面临的现实。
居素普·玛玛依与哑妻阿依提布比并无子嗣。一位能够吟诵几十万行史诗的语言大师,与他的哑妻平静地生活了几十年。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所在。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