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过是一张皮囊,就是拿来为灵魂服务的。
“老家伙,老家伙,老了就要给自己加点活儿。”
父亲不知从何时起,把这句话变成了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如今已经将近 60 岁的父亲,每天都在奔忙,甚至在大年初一,他都要跑到镇上去卖一上午菜,方能安稳地过完午后的生活。全家人对他这种拼命的精神既心疼又有一点儿不理解,“过个年都过不消停,大过年的,谁买你的菜呀”,母亲每年都这样抱怨,可是年年依旧。
父亲是干活根本就停不下来的那种人。早年时,他跟着村里的一帮兄弟,走南闯北地去打沙发。在我印象里,他似乎差点儿走遍了全中国,因为我每次说到一个地方的时候,父亲接下来的一句便是“××年,我跟你叔叔去打沙发的时候,当时那里还……”这个固定句式,让年幼从未离开家的我对父亲甚是崇拜,因为他到过太多我没有去过的地方。
父亲年轻时,是个不怕输的主儿,他的那点事迹,在全村人的口中,至今依然被传颂,谁家青壮年不听话了,他们家大人教训孩子的第一句便是:“看看你大爷,你大爷年轻的时候,比你们能干多了,别看那么小的个儿,你现在俩都比不过,别说以前,你现在跟你大爷比比……”父亲就这样成为不老的奋斗青年代表。
其实父亲在上学时并没想用双手撑起一个家,因为成绩一向不错,他是想考学的。可是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军人身份的爷爷被打成了右派,父亲的学业也就这样告一段落。
不过还好,当时的人还没有到拼学历定输赢的地步,谁有力气谁便是赢家。父亲不到一米七的个头,被村里的好多孩子拿来嘲笑。但是嘲笑不顶饭吃,勤勉的父亲干活时可丝毫不含糊,总是拿村里最多的工分。
父亲就这样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干到了 20 岁,这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要娶媳妇了。可是当时家里只有一套房,奶奶早就把那一套房允诺给了先结婚的老叔。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抱怨,但是没有房子,怎么娶媳妇?
于是父亲便开始一车一车地拉土,用家里当时唯一的运输工具——单轮小推车拉,慢慢填平了一大块地方,接着又自己准备材料,自己盖起了一套房。
房有了,可是女主人还没有着落。当时已经 24 岁的父亲着了急,不顾奶奶的阻挠,跟着小伙伴开始闯天涯找媳妇去了。
父亲真的去了很多地方,一年冬天,他从南边的武汉一路去了东北的辽宁。那时候,他从不知道累,一边靠打沙发赚钱,一边寻思着在哪能够遇见一个姑娘。
1985 年,父亲在辽宁的喀左县落了脚,因为为人好,干活也勤快,当地的一家人便想着给他介绍个姑娘,那便是我的母亲。
母亲说,当时是看不上他的,小小的个子实在是让人怀疑他的能力。除此之外,舅舅那边对父亲的条件也不是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