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1)

辛弃疾跻身于州郡军政长官的行列,奔走于大江南北,认认真真为地方做事,是从朝廷让他担任滁州知州的时候开始的。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33岁的辛弃疾被派到滁州(今属安徽省)做知州,开始了南归宋朝之后的第二个十年的仕宦生涯。

滁州这个地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汉末三国时期、五代后期和北宋末南宋初在这里进行过的几次战争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一年前辛弃疾就给宋孝宗上过奏疏,主张把淮中军镇设在这里。但南宋当国者早已把滁州视作荒僻的“极边”,认为是弃之不足惜之地,因而从皇帝到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肯把辛弃疾的建议认真地加以考虑。而官员们当中如果有谁被派往滁州去做地方官,谁就认为自己倒了大霉。然而辛弃疾与那些懒懒散散、凡事趋利避害的南方士大夫绝然不同,而是一个为国为民敢于锐身自任的事功型人物。他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命,风风火火地来到滁州,要在这个官场人都鄙弃的地方牛刀小试,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与才华。

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和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宋、金的两次战争中,滁州所受的战祸都是非常严重的,历任地方官都没有在重建工作上有所努力。从1168年到1171年这四年之中,滁州又相继遭到水旱之灾。当辛弃疾抵达滁州时,他所看到的凄惨景象是:城郭已垮圮成墟,民房也大多倒塌,百姓大多编茅织苇为帐篷,寄居于瓦砾之场。每次刮起大风来,住在苇棚茅舍中的人们都瑟瑟发抖。街市上没有商贩,居民也都养不起鸡豚,到处是一派荒凉破败景象……辛弃疾观察已毕,立即大刀阔斧地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立即上疏给南宋中央政府,请求全数豁免滁州之民所欠缴的全部租赋。这个请求,经过辛弃疾顽强地再三陈请,终于被南宋政府批准。

二、鉴于本地居民从战乱以来有百分之六十以上已经外逃,滁州因而存在着大量荒地的情况,辛弃疾以种种方法把流亡到别地的民户尽量招回来,使其各回本乡务农。当其返乡之始,贷之以钱,让其修建房舍,得以安居下去。对于从金国境内逃出、流散在淮南各地的民户,便依照古代屯田之法,予以妥善安置,使其向滁州集中,平时耕垦田地,农闲时则对壮丁加以教练,编组为民兵以参与防守抗金前线。

三、为了恢复经济,繁荣城市,尽力招诱商人到滁州营业,对来到这里的商贩,减免他们应向政府缴纳税额的十分之七。商贩们得知以后,都闻风而来。因此,在短期之内,滁州政府征得的商税与日俱增。辛弃疾则利用这笔税收的一部分为商贩们盖造邸店和客舍,于是商人们来得更多了,滁州的商业繁荣了。

由于以上原因,到了1172年秋天,辛弃疾到滁州任上才不过半年时光,流亡的农户便大量地归来了,屯田的民兵已在开始耕作和操练了,夏麦秋禾都得到了丰收,市区中店铺林立,小商贩活跃起来了,半年前的荒陋沉闷之气已经被一扫而空了!

辛弃疾眼见来这里之后的种种措施迅速大见成效——滁州复兴了,经济繁荣了,人民生活改善了,边关安宁了……心里十分高兴。这是他在南宋的仕途上第一次独当一面,第一次担当国家重要州郡的行政长官,并在地方行政上第一次运出大手笔,独立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3岁的他,想起自己刚过“而立之年”不久,果然就在事业上有所“立”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于是就在自己监工修建的用以安辑民众、收容商旅的奠枕楼上摆了酒宴庆贺。在宴会上,他激情澎湃,对客挥毫,写下了这样一首《声声慢》词: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涌云浮。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里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这首词表现了年轻的滁州知州辛弃疾登楼纵览边关景象时既欣喜又感伤的复杂心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