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世界的关系(1)

——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今天坐在这里跟大家聊天、说话的是一个河南人。河南人在外面“名声”不太好,因为穷,就总是成为大家饭桌上的一盘上好的下酒菜。所以,我先向大家道个歉:对不起大家了,我是一个河南人,聊天、说话用的也都是一口纯粹的河南话,请大家多加原谅。

今天我和大家聊的话题是:小说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小说中的世界与我们现实世界相对应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我说的是小说中的“世界”,而不是小说中的故事。这就要求写作者,当他有一定的写作观、文学观的时候,他需要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必须建立自己的文学世界。这是任何一个优秀的、有头脑的写作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你建立的文学世界不能是别人的文学世界,不能是大家都共同拥有的小说世界。换一句话说,你的小说世界必须是你个人的,必须是个性化的。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福克纳的“邮票之乡”,鲁迅的鲁镇等。这不是地理位置上的小说世界,而是小说精神上和写作者文学观、世界观意义上的小说世界。中国有自己小说世界的作家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莫言、余华、贾平凹,还有王安忆等,都有独属于他们的小说世界。当然,每个作家都会说我有自己的小说世界,我小说中的每一个故事就是我的小说世界。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要讨论的你的小说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关系。

每个人小说中的世界不是刻意去营造的,它是随着文学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而形成的,而且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人化的,非常独立的。老实说,我可能还没形成自己的小说世界,但我在做着这样的努力。但是,我们整个当代文学创作不是这种情况。长期以来,在大家说“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有一大批作家呈现的文学世界,完全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文学世界就是什么样子。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处于一加一还等于一的“还原关系”。这种情况,如果说是开始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似乎有些简单化,但在1949年以后,20世纪50年代,有一大批这样的作品。我也是读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我以为它们都是“1+1=1”地用文学还原生活的一种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文学蓬勃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也就是新时期文学到来以后,其实就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来说,你会发现,所谓的“新时期文学”还是“旧文学”,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所呈现的关系还是那种“还原对等”的“1+1=1”的关系。生活是什么样子,文学就去呈现什么样子。文学不是创造,文学只是还原。如那时候红遍天下的小说《伤痕》、《班主任》等。这种小说,几十年来,都被我们尊奉为现实主义的正宗,这样的观念直到现在还统治着我们的文学,如现在横行天下的“反腐小说”、“官场小说”、 “私体小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所谓的现实主义到今天还没有产生像托尔斯泰那样的作品,更没有产生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品,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有了很多现代叙事技巧,但他更多的还是写实的东西。

现实主义在过去的几十年,只是文学史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小说作品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为什么会这样?从理论上来看,就是我们倡导的社会现实主义完全束缚了我们文学的发展,具体到小说的世界和我们的现实世界的关系上,就是被意识形态强制建立起来的文学与生活相对等的“还原关系”,这种对等还原关系建立起来了,文学就只能如此。为了抵抗这种庞大的现实主义,我们有了一种新的“现实主义”小说,早一些叫“新写实”,后来转化(不是发展)为“私体小说”,比如《上海宝贝》。它最好的一点就是又一次有力地对抗了当时盛行的现实主义的冲击波,使得另一种文学得以产生。你可以从这些“私体小说”中找到问题,比如写作的语言上,叙述上,甚至故事上的问题。但这种文学一旦进入市场,形成一种势头以后,你会发现另外一个问题:这些小说其实就是“私体现实主义”,他的个人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全部世界,就是文学的全部世界;他个人的思考,就是我们全部的文学思考,他个人零碎的东西成了我们世界全部的存在。这样,文学与世界的关系还停留在“还原对等”的关系上,无非前者还原的是社会,后者还原的是自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