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刚刚追溯到更早以前一样,我打算“沿着这个定义在理论上所开辟的道路继续深入地探讨下去”。我期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将所要探讨的范围再扩大一下,即从对简单的修辞格,即用好几个词来表述的(辞格意义上的转喻)概念,过渡到对这种应该被称之为虚构(虚构意义上的转叙)的研究。而对我而言,它其实就是修辞格的一种扩展方式。毫无疑义,探讨的范围就已经被扩大了。在此,我不需要再重新追溯这两个术语产生的共同源头,因为我们在拉丁文的动词“fingere”中能够发现其词根。“fingere”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同时表示“制作”、“描述”、“虚构”、“创造”,名词“fictio”、“figura”也是我们现在的“fiction”(虚构)以及“figure”(辞格)的原型,它们都是从这个动词派生出来的。如果人们能够区别它们各自的内涵意义,在此范围内,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说,第一个词的意义主要表示行动,第二个词表示产品,或者说是这一行动的结果。即使不滥用词源学意义上的推理,找到这两个概念的亲缘关系也并不需要大费周折。我刚才说过,虚构是“修辞格的一种扩展方式”,因此我尝试通过扩展方式从探讨这一个概念转向对另一概念的研究。不过我们可能会发现虚构也因此成为需要充实、增补的一种方式。此外,变换角度去看待事物、想象这个事物,这可能会更容易些:任何一个修辞格都可以称得上(已经是)一次小小的虚构,因为通常情况下它都具有双重意义,即使只用很少的词汇,甚至只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也是如此。不过,若少用修辞手法,或者过多频繁运用修辞手法,同样其虚构的特征也有可能会被削弱,因为这样的做法会阻碍人们真正领会其语义的创新之处。个中原因是我们只能接受习惯表达法或者约定俗成的东西,就像诸如此类的平庸隐喻:“表白内心在燃烧”,诸如此类平庸的换喻:“喝一杯”,或者诸如此类平庸的夸张法:“笑死了”。其实如果用准确的说法,修辞格只是一个虚构的雏形,一个简化的虚构形式。
转喻(5)
转喻
热拉尔·热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