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80年代的文学批评格局是媒体批评、专业批评(有学者也称之为协会批评,指的是作家协会系统内批评家的批评)、学院派批评三分天下,那么90年代以后的文学批评则是媒体批评与学院派批评各占半壁江山。与80年代不同,在市场经济时代,大众传媒的主要诉求已经由文化启蒙退守为对利益的追逐,商业广告是大众传媒利润收益的主要来源。以作品宣介为主要内容的媒体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软广告”,与欧米茄手表、佳能照相机的广告并无本质区别。这种断语也许过于绝对,但近年来媒体批评中广告成分的日益加大,甚至某些平面媒体还频频出现针对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包版批评”现象,难免会让人下此结论。
对市场而言,完全依靠媒体批评显然是不够的。媒体批评的优势在于短小灵活、时效性强,其大众化和娱乐化的价值取向能够迅速抓住普通读者的眼球,但其软肋在于专业性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具备专家、学者身份的学院派批评家的需求就出现了。一般认为,学院派批评家拥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由于身处学院,应该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学院派批评家的批评在大众的心目中往往代表了专业和权威,其可信度自然与媒体批评不同。市场看重的恰恰就是这点。所以,经常的情况是,某一作品出版后,出版商会不惜重金聘请一些学院派批评家参加作品研讨会,撰写专门的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在出版商的策划下,适时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或者干脆被制作成图书的一部分,有的甚至在图书封面或者腰封等显要位置还要摘录几句某某批评家对该作品言过其实的“高论”,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的购买热情。
文学批评一旦被市场“征用”,批评就再也难以保全其应有的独立品格。市场之所以要“征用”批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批评变相为产品宣传。市场与批评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达成了默契,市场需要什么,批评家心知肚明。揣着沉甸甸的“征用补偿款”,批评家需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按照出版商的意图,在脑海中搜集各种溢美之词,“里程碑”、“划时代”、“某某题材的重大收获”等“超重量级”标签于是被频频安放在各种作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