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崇洋不媚外

从孟松学校毕业后,容闳于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但学费他根本负担不起,这时有关教会愿意为他提供资助,但条件是毕业后要当传教士回到中国传教。虽然容闳在这一年正式成为基督教徒,但却拒绝了教会的资助。他表示,我虽贫穷,但生性自由,毕业后无论选择何种职业,只要选择对中国最有益的工作。正在困难之时,勃朗先生帮助他找到了一个妇女会提供资助,使他最终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拖着长辫子顺利走入耶鲁大学。在大学的几年中,他学习刻苦,文科成绩优秀,不过数学不好。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半工半读,管理图书,担任二、三年级同学司膳,供应饭菜。他还参加了足球队和划船队,是划船队的主力之一。这些,使他赢得了同学的尊敬,也使他对美国社会了解更深。虽然他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如鱼得水,但他仍时时想起祖国,他说:“予当修业期内,中国之腐败情形,时触予怀,迨末年而尤甚。每一念及,辄为之怏怏不乐,转愿不受此良教育之为愈。”“更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1]他亲眼看到了西方的富强,更感到中国的落后,但更使他忧心不已的是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仍然茫无所知,仍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所以,他在大学快毕业时就下决心:“予意以为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予后来之事业,盖皆以此为标准,专心致志以为之。”[2]事实证明,从他1854年回国到1872年办成留学之事,历经十八年,他一直为此目标努力奋斗,忠贞不渝。1854年,容闳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于这年秋天自纽约乘船踏上归程,决心用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改造离别了八年的祖国。

他为报国而回,但尴尬地发现自己对汉语已十分陌生,于1855年在广州补习了半年汉语。就在这期间,他看到两广总督叶名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屠杀上万人,尸横遍野,愤怒异常,从而认为农民的造反有一定道理,对太平天国有一定好感。

当年只有“科举”才能进入体制内,他是美国名校毕业的“海龟”却“无人识”,于是只能通过关系给在广州的美国代理公使伯驾当秘书,薪水不高,且为国人看不起,但他想通过伯驾结识中国官员,向他们提出派中国学生出国留洋的建议。然而他根本没有机会结识中国官员,于是在三个月后辞职,来到香港,在香港高等审判厅当翻译。他勤奋钻研法律,没想到却遭到了香港英国律师的联合反对,他们认为容闳是中国人,会中文又精通英文,会抢了他们的饭碗。容闳于是愤而离开香港,来到上海,在英国人掌管的上海海关处任翻译。海关工作轻松,薪水极高,他曾问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自己今后有升为总税务司的机会没有,李泰国明确告诉他中国人绝无此希望。容闳感到这是对华人的侮辱和歧视,于是决定辞职。李泰国认为容闳的真实意图是嫌薪水太低,只是想以此提高薪水而已,于是把容的薪水迅速提高到白银二百两,以挽留容闳。但容闳志不在此,坚决辞职,离开了收入丰厚的海关。他的亲朋戚友都不理解他为何放弃报酬如此优厚的工作,不知道他究竟想找什么工作,觉得他是个怪人。他写道:“第念吾人竞存于世界,必有一定之希望,方能造成真实之事业。予之生于斯世,既非为哺啜而来,予之受此教育,尤非易易;则含辛茹苦所得者,又安能不望其实行于中国耶?一旦遇有机会,能多用我一分学问,即多获一分效果,此岂为一人利益计,抑欲谋全中国之幸福也!予于所事,屡次中辍,岂好为变迁哉?”[3]

从海关辞职后,容闳找到一家专收中国丝茶的英商公司工作,当起了“买办”。买办收入颇丰,但非他所愿,他一心想的仍是如何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进而改造中国。不过,容闳虽然推崇西方的近代各种制度,却毫无“媚外”之态,他曾两次与欺辱他的洋人较量,在上海滩一时传为美谈。

一天晚上,容闳与仆人从基督堂祈祷归来,碰到一群醉酒的洋人东倒西歪、手舞足蹈、狂呼乱叫迎面而来,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为容闳提灯笼的仆人也畏缩不前,不知如何是好。容闳要他不用害怕,一直向前。没想到,其中一个人想夺走容闳仆人的灯笼,还有一个人甚至想踢容闳,由于酒醉,站立不稳,并没有踢到容闳。容闳认为他们酒醉,便不与他们计较,仍旧往前走。但是,突然他发现其中有几个人并没有喝醉,反而在后笑看他们胡闹,欺负中国人。容闳顿时大怒,走向前去,要他们告诉自己想抢仆人灯笼和想踢自己的那两个人的姓名。凑巧的是,其中一个人正是容闳1854年回国时所乘“尤里克”号的大副。容闳与尤里克号的船长认识,而且此船此时正由他所在的商行管理。第二天早晨,他就给尤里克号的船长写信抗议,并要船长将此信转给那位大副。船长收到信后,对大副的行为非常气愤,怒气冲冲把信交给大副。大副立即上岸,来到容闳住处,向容闳道歉。

另一次是容闳参加一次拍卖会,他身后站着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苏格兰人,没想到此人却把棉花搓成一串小球,系在容闳的辫子上,以此取乐。容闳发现后,压抑住自己的愤怒,和颜悦色地要他把棉花球解下来,但这个苏格兰壮汉却流露出蔑视和嘲笑的神情。面对侮辱,容闳正言厉色再次要他摘下棉花球。没想到这个苏格兰壮汉反而趁容闳不备,一拳打到他的脸上。容闳怒不可遏,虽然比他矮小许多,却用最大力气给他脸上也回敬一拳,这一拳端的是厉害,打得这个壮汉鼻口流血不止,两人厮打起来。被人拉开后,这个苏格兰壮汉感到大失颜面,立即挤进人群。后来,一个朋友告诉他,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恰在现场,说这个中国少年血气太盛了点。如果他不报复的话,可以到领事法庭控告他遭到这个苏格兰人欺辱。现在既然他已报复,痛打了别人一番,并且当众让这个苏格兰人大丢其脸,就无控告此人的优势了。那个苏格兰壮汉事发后一个星期都不好意思在公众场合露脸,说是为了养伤,实际是因为在众人面前被一个身材矮小的中国人打败,在租界引起相当大的轰动,一时间成为租界内外国人的谈资。而在中国人中间,一时传为佳话,容闳因此备受敬重。事后,容闳说道:“盖自外人辟租界于上海以来,侵夺我治外法权。凡寄居租界之中国人,处外人势力范围之内,受彼族凌侮,时有所闻。然从未有一人敢与抵抗,能以赤手空拳,自卫其权利者。”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中国人的温良和逆来顺受的性情,能容忍种种人身侮辱和冒犯,既不怨恨也不抗争。这种情况,恰恰养成了一些无知的外国人的骄横心态,助长了他们不能平等对待中国人的横蛮嚣张气焰。然而,他认为以后中国教育普及,人人都理解公权、私权之意义,“尔时无论何人,有敢侵害其权利者,必有胆力起而自卫矣”。中国人懂得维护和捍卫自己权利的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那时,中国人不再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权利的行径,也更加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和扩张。但他强调:“国人夜郎自大,顽固成性,致有今日受人侮辱之结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