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把你自己还给你(1)

当你平心静气地意识到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你总要迈出腿去。这需要机遇、胆量以及对前景的准确认识。所以,之前我说“找到你自己”,现在我开始谈“如何把你自己还给你”,你能做什么,怎么做。

勇敢犯错的野孩子法则

这个世界上当然有真理,不过大多数关于人生的道理都是伪真理。

人生嘛,就应该自己去寻找答案。

循规蹈矩不是不好,如果没有循规蹈矩者,我们的世界大概会乱七八糟,但是如果人人都循规蹈矩,那又何不委托机器人帮我们过一生?我们和一个人相爱岂不完全与对方的性格无关,全是受概率指引,遇到谁算谁?每个人的降生,一定是因为这个人可以为世界带来某种不同。所以,你大可不必为自己出格的想法惴惴不安,做你想到的,从来没有看别人做过的事,是你的权利,更是你的义务。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好玩情况,家里一个后辈想换工作,一大堆人给他出谋划策,“现在的工作很稳定啊,我觉得你不要换比较好”,“最近很多人在卖这个,不如你也去卖”,“外面工作不好找,你少自找麻烦了”……有时是一个女孩子想和男朋友分手,一大帮闺密发表意见,“为什么啊?我觉得你们很合适啊”,“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有,那样处理不就可以了吗?没你想得这么严重”,“其实你们真的不适合,早就跟你说过了”……

我们通常都会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设计自己的事情,我们害怕自己不够全面、太过主观,所以我们需要参考他人的“客观”。可是根据人生经验,我发现主观不一定是不好的,毕竟你才是真正最了解自己的人。

想想看,有多少人跟你一样花了这么多的力气与你相处?他们知道你心里每一句旁白吗?他们了解你头脑中运转的全部想法吗?他们会像你一样绝对不会离开自己,为你的人生负责吗?

关于自己的人生,是需要独裁者的,你就是你自己的领袖,至于别人的建议,仅供参考,或者让他们发挥到他们自己的人生上去吧。

我非常佩服一位叫W的女性,她是我见到的同龄人中做选择最霸气的。

W早年和我一样在报纸做民生新闻的实习记者,当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很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W已经非常卖力拼搏。她是个有文字崇拜情结的文艺女青年,第一次写文章就写了1700字,文字交给带她的记者后,她就开始期盼自己的文章被印刷成铅字,送到报刊亭,然后被远在老家的父母看到。结果出人意料,拿到报纸后她发现自己的文字被删减到只剩300字,而且只署了带她的记者师傅的名字,整件事情看上去都和她无关。

如果我遇到类似的事情,会找师傅理论,但是W却默默地忍住了。她的新目标是在三个月内发表更多的作品,于是她钻研总编的办报思路,琢磨师傅的写作风格,不出三个月,她的文章就不用被修改,直接被刊发,虽然师傅依旧不署她的名字,但是她还是觉得爽利很多,然后她就提出了辞职,即便师傅再三挽留,许诺转正和提高待遇,也没有留下。

她离开的原因是,她不想再写民生新闻,都是负面,会影响她对人生积极一面的看法。现在,她已经是一家主流财经周刊的主笔,财经知识比读金融硕士的我还厉害。我始终觉得她比我更厉害的地方是,我看到了自己要做什么,于是选择离开,她看到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她多撑了三个月,证明自己可以适应,才掉头离开。如果说我看到东西有毒就走了,她才是真正试了毒,练就得百毒不侵。

相信我,这个世上其实根本不存在“正确”的选择这件事。什么是正确的选择?6岁上小学,12岁上初中,18岁考大学,22岁参加工作,26岁结婚,28岁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还是做教师的人生比做赛车手的人生更正确?我所知道的,只是有一种“无悔”的选择。我看过很多濒死者的最后告白,我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临终感言都不会去讨论正确还是错误,而是说有哪些事情让他们后悔。相信我,没有什么事比后悔是更折磨人的,比起后悔,错误简直不值一提,为了不后悔,勇敢地犯错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