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回到零点,想想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1)

有很多人穿行于宇宙之中,纵横于江湖之上,寻找着自己和生命的真谛。他们在西藏朝圣,在丽江小资,在法国喝咖啡,在北京吃烤串……他们找了很久,走了很久,一路上听着陶喆的《找自己》,单曲循环了上千次之后,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找到。

还有些人选择躲进小楼成一统,每天看着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的各色文章,还饥渴地在知乎、豆瓣、天涯上膜拜着各路大神的言论,但是他们最后收获的只有一本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语录或者是心灵鸡汤大全而已,“自己”对他们来说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根本不知道那个真实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怎么去寻找,又怎么可能找得到?

你一定会期待我下面会立刻吧啦吧啦说出一堆振聋发聩、惊天动地的语言来让你一下子就清醒,一下子就步入“寻找自己”的正轨。那么我只能说,对不起,有些事情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哪怕是改革开放这样顺应民心、暗合潮流、举全国之力的伟大行为,也还要分三步走,更何况是“找自己”这样的复杂工程?自然是要慢慢来了,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啊”。找到你自己的过程,不是减法,而是加法

在我看来,找到你自己的过程,不是减法,而是加法,不是说NO,而是说YES。

在后来的工作机会中,我接触过很多明星,也采访过不少名人,我发现那些说“这套服装不适合我”、“这套妆容不是我”的人,往往不如那些欣然接受的人更清楚自己是谁。前者虽然看上去很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但是——你知道这种感觉——他们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可能性。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娱乐节目的筹备过程,当时我们的创意是通过镜头来展现明星本真的一面。在这个节目里,没有聚光灯、没有助理、没有剧本,就是明星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一段陌生的生活。这个节目的创意出来之后,我真的觉得很棒,因为之前国内都没有这样的企划,而且我们所合作的团队又是国内最顶尖的,有着丰富的节目运作经验,所以当时大家都觉得拍出来会很火。策划部分完结之后,我就立刻去拉明星加入。其实我当时是有私心的,我找了好几个和我关系不错但是又不是很大腕的朋友,想让他们加入,目的是给他们更多的曝光率,这样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会有很多好处。但是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几乎都拒绝了,有些人是找借口说没档期,有些人则更直接一些说:“那怎么能行,我是明星,怎么能自己拿行李、自己租宾馆,还跑在大街上和小贩讨价还价呢?”

这样的回答真的让我感觉很遗憾,我看的出来他们把自己固化了,他们把自己的明星身份看得太重。一个固化的自己,怎么能是真实的自己呢?只可能是一个假装的自己,一个扮演的自己。

我始终是这样认为,加比减更有力量,没有尝试过就认定“自我”是一种固执,也是束缚自己的行为。相反,那些愿意尝试,愿意说YES的姑娘或小伙,他们自我强大和乐观到不停地吞吃新的东西,他们的自我很“大”,所以非常容易找到。因为人是多方位的,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试新,也许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这样一面”、“其实这样我也可以”,所以人生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不要简单地就把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不要动不动就说NO。

当然,像我之前那种辞职去尝试各种想尝试的工作的行为,对于大多数想找到自我的人来说,也许是不实用的。我有一些现实的方法帮助你来丰富自己,尝试自己,给自己换装。不过有趣的是,这其中就有我刚刚批判过的旅行和读书。只不过我希望,看了我的说法,你们能在旅行和阅读中找到不一样的落脚点,能够得到更多的感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