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代价(5)

21 帮助癫痫患者 一旦癫痫症患者发病,许多宠物都能及早向周遭的人跟患者本身发出警告,经过特别训练的宠物,更会及时报警。

22 帮助帕金森氏症患者

经过特殊训练的狗可以开门、关门、帮助主人保持身体平衡等,因此可帮助帕金森氏症患者保持独立生活。

23 改善失语症患者病情

经过特殊训练的犬只能听懂特殊的手势或眼神的指令,可以改善失语症患者病情,增强生活上的自信心,提高生活品质。

24 平静重症患者心情

庇护工厂或职能治疗也可使用动物当做媒介物,达成治疗的效果。譬如疗养机构可以饲养牛、羊、鸡等有经济价值的畜牧家禽类动物,除了对病人本身有情绪上的支持外,也可以成为院方及病人实质的收入来源,病友一旦成为有生产力的工作者,不但培养责任心,还可培养工作技能,有多方面的好处。心理诊所、安养机构和残障者专用的介护设施,如果能让病友、老人或患者与动物多多互动,一定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

如果仅考虑宠物的话,据说猫比狗的效果更好。

25 有助正向人格养成

早在197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神经病理学家大卫?纳泽森就创立了一套“海豚人性疗法”,最初应用在患唐氏症的孩子身上。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海豚的陪伴及刺激下,对于感官刺激的注意力增加,于是研究人员便将这套方法运用于各种对身边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患病儿童,发现海豚有时甚至比正牌的心理医师更有用!

就像我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带着龙龙回家的那天,手上的鞋盒里探出来毛茸茸的一对耳朵那个刹那,这个画面甚至成为我能够清楚追溯的最早记忆之一,可见宠物对一个儿童影响之大,是大人很难想象的。所以,当心理学家说儿童养宠物,除了会让孩子更有爱心外,还可以让孩子更快乐,减少精神压力,我是完全赞同的。

波兰华沙大学心理学系的博士祖扎娜?特普利茨,曾经对波兰五百四十名四到八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有宠物的家庭里成长的儿童,比家里没有宠物的儿童,行为发展跟表现都更好!例如:更快学会用语言以外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跟外界相互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也更乐于助人、互相帮助并善于待人处事,个性较开朗,在学校或社会较为人所接受。

尤其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这样的成长环境几乎无可避免地会让孩子养成自我中心、不善与他人交流、吝于分享、缺乏同理心的性格,可是如果能够长时间与小动物接触与互动,孩子的爱心、耐心、同情心、容忍、分享、关心、照顾他人的习惯以及责任感,就会自然形成。 简单来说,就是家中的猫狗,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之一,是这么说的: 我的目标是努力成为我的狗认为我已经是的那个好人。

My goal in life is to be as good of a person my dog already thinks I am. 我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配得上我的狗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