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的复出和再度挨批(1)

莫斯科车站,两个中国男子匆匆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他俩急于回国,照理是应当乘东去的列车,但他俩却一反往日的路线,取道德国而行。

两名中国男子,一个叫“斯特拉霍夫”,一个叫“伍豪”,亦即瞿秋白和周恩来。他们心急如焚要赶回去,制止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一接到李立三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数省首先胜利》,不光是他俩着急,共产国际执委会也着急了。于是,立即与他俩一起起草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

由于这份决议是在1930年7月23日作出的,又称“七月决议”。

他俩带着“七月决议”,踏上归程。

为了避免万一的意外使两人同时被捕,在德国,周恩来先走一步,这样,他于8月19日先回到上海。8月26日,瞿秋白也来到他阔别两年多的上海。

瞿秋白和周恩来给头脑正热的李立三带来了清凉剂——共产国际执委会的“七月决议”。中共来了个急刹车,结束了“立三路线”。

紧接着,9月24日至28日,中共召开六届三中全会,贯彻共产国际“七月决议”。

现存的会议记录上称,此会是在“避暑的庐山”上召开的。其实那是隐语,所谓“庐山”,是指上海麦达赫司脱路(今泰兴路)的一幢豪华洋楼,真的有点“庐山”气派。

会议是由瞿秋白主持的。关于这一点,列席会议的聂荣臻(他当时在中共特科工作,负责会场的保卫工作)回忆道:

恩来是这次全会的实际主持人,但他很谦虚,总是把秋白推到前台,让他主持会议,作报告,发表结论性意见。因此,三中全会使瞿秋白同志成为党中央实际上的主要领导人。恩来这种没有个人私心的谦让精神,令人钦佩。[1]

在会上作《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的是“特生”,即向忠发。他承认,中央政治局“犯了‘左’的个别冒险倾向的错误”。这“个别”两字,自然是为他自己掩饰。[1] 聂荣臻:《学习恩来的优秀品德,继承他的遗愿》,见《不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少山”传达了共产国际“七月决议”。“少山”,即周恩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