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如意

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说话,更是善颂善祷,从过年吃的菜对鸡称之曰“大吉大利”,对鱼则称之曰“年年有余”,笔者忽来灵感,想起了对菜过十五道的盛筵,何妨给它起个美丽的名称,曰:事事如意!其实,“事”是“四”的谐音,四四一十六,如此而已。

在餐馆中吃这种一共包括十六道菜肴的酒席,大概是两三千元以下莫作妄想,若家庭宴客,调配得当,不超过千五,便很可以派派用场。

人的胃是有限度的,平常配饭,三五样菜已足,就算闹酒,吃过十道八道菜之后,即使面对佳肴,也会有心余力绌之感。所以既想豪华的“四四如意”,对用料的只求美味,不求饱人,是很重要的。

假如一上来便一盘沙拉、一盘熏鸡、一盘油酥核桃,然后红烧蹄髈、八宝全鸭、大烩海参,这样一来,菜不用上到一半,客人们一定都会喊“吃勿消”了。

比较合适的调配,四只冷盘,应该力求清淡,一盘炝青蛤、一盘鸡丝洋粉、一盘咸水肫肝、一盘葱酥鲫鱼。丝要细,片要薄,量勿过多,只是吃的一个引子。

然后,炒鸳鸯虾仁(清炒和加番茄酱两种拼成一盘)、爆双脆、炸腐衣春卷,仍然是不腻不饱的小吃阶段。

大菜登场,桂花炒翅,有鱼翅名贵之实,而无各种鱼翅的浓腻。清汤燕窝,这是菜之主角,清汤如水,一望如玻璃——四川茶馆里开水叫玻璃,是最名贵,也最不腻人。接着再来两道比较味厚而略为实在的纸包鸡、松鼠黄鱼或西湖醋鱼,仍然不会使人过于胀饱。清炒豆苗或鸡蓉蚕豆,或鲜菇菜心,每一道都会令你有换口味,想大嚼之感。

甜菜:高丽澄沙、炒芋泥、拔丝香蕉都比豆沙包子、脑髓卷、马拉糕等像样。

甜汤:如逢过年或春节,可以用小元宵、核桃酪、杏仁奶茶等;如是炎夏,水果羹、杏仁豆腐等比较应时当令。冰糖银耳是名贵,但并不怎么好吃,而且吃了那么多东西入肚,也极不在乎这时的一补。糯米藕和冰糖莲子也是极好的搭档。

甜品之后,无妨来道咸点心,精致的蒸饺或炸小春卷或烧卖都可,然后一道大汤,凑齐四四十六之数。

这样吃下来,食量大的人不至于还要添饭,食量小的人也不会有所未尝,“四四如意”,也正好让人人如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