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太静了,没了虫鸣,只是孤独的月光在倾洒银灰色的光芒,曲折地反射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董旻安静地离开之时,趴在床前的陈氏和董小宛还在熟睡中,他连告白都没有就离开了。
遗憾,是一件极悲伤的事情。而董小宛的遗憾,这一生都终将是遗憾,没有补救的可能。对于已死之人,只能怀念,甚至怨恨,为何明明有了希望,最后却又无望而终。很久很久的以后,董小宛都不会忘记那段日子。父亲在病床上,而她陪在父亲身边,听父亲讲故事,说话。说董旻自己的人生,或者说董小宛以后的人生,还有人生中的某个过客。
那是一段幸福而温馨的时光,虽然董旻病重的阴影时刻笼罩着,但是董小宛真切地感受到了父爱,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在轻抚她的额头。人这一生漫长,可能够长久相伴的又有几人?父子亲情,原本是世间上最亲密的人,身体中有着无法割断的血脉亲缘,只可惜这份情感中途夭折,没有修得圆满正果。就如同董旻和陈氏,大红花轿,夫妻对拜,结伴一生缘。别人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或许是如佛所说,三百次的回眸,换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可能他们还在擦肩之时,已经决定相伴来世。只是这份缘太过短暂,每一次回眸的深情,即使传达了情意,却缺少了印记,不能对彼此铭记,仓促地在一起,不会感到珍惜。岁月的漫长,相濡以沫的情感,并不是长久的相处,就会产生浓烈炽热的情感。
古代的爱情并不只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景致,大多都是戏曲中的人生。聘为妻,奔为妾。没有哪个女子,甘愿为人妾室的。崔莺莺与张生,也不过是碍于崔莺莺生在了宰相家中,相对一个贫苦书生有绝对的主宰权,所以崔莺莺是幸运的,她的家世给了她可以决定自己爱情的权力。在很多世俗面前,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在傻傻等候,等着他功成归来,可是与他相伴的那个人却并不是自己。正如一句话所说,我来时你正寒窗苦读;我离去你却已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圆满必缺,不要相信太美好的事情,你可以期许,可以无限地想象,但是也明白圆满的大结局少之又少,时刻清醒的头脑和可以自控的理智才是最关键的。
董旻与陈氏的结局,对董小宛的影响是最深远的,也是最悲惨的。董旻的中年离世,陈氏的半路丧夫,生命已经这般走过了一半,后面即使满是苦难,那也是一种平常事,也只得挺着胸膛昂起头去迎接了。董小宛的童年还没有圆满结束,平稳过渡到少年时代,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夭折了,甚至没有时间去祭奠逝去的自己,就迅速地成熟起来。
颜色正好的花,萼片紧紧地包裹在一起,含住了那株纤细的蕊,它还在等待花开那一瞬间的绽放,就被早来的霜寒打落了萼片,还未来得及开放,还未来得及为天地增添一抹颜色,便提前凋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