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非正式员工的天堂(1)

荷兰职场的最大特点当属同工同酬。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劳动合同、失业保障和股票风险是一样的。

——荷兰前总理维姆·科克羡慕临时工的正式工

“年薪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7.2万)的你和年薪12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9万)的这位姐姐是朋友?我都不知道。虽然这位姐姐是签约3个月的合同工而你是签约30年的正式工,但真不知你俩还是朋友啊。”(KBS电视剧《职场之神》)很多职场人士脸上笑得很甜蜜,但内心却很辛酸,这种被扭曲的正式工和临时工的雇佣现状是电视剧中普遍的场景。

韩国在“IMF时代”以后终生雇佣制就已消失,临时工的数量因此猛增。职场身份的差异必定导致工资待遇的差别,许多年轻人在条件苛刻的职场中屡受挫折,倍感压力。

如果给荷兰人看电视剧中的这个场景,他们会作何反应呢?荷兰大多数劳动者是按时临时工。由于正式工和临时工之间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并没有暴露出诸如上班条件及工资不同引起的问题。荷兰30岁的青年戴斯描述了荷兰完全不同的情景。

戴斯是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抗癌协会的职员,从事募集资金和捐款的工作。他之前在一家公司安稳地工作了8年,两年前宣布自己成为自由职业者,并在多家公司工作过。戴斯是抗癌协会签约6个月的临时工,已经连续两次完成了续约。由于他在工作中受到了赞赏,所以这次打算继续续约。

在荷兰还有很多像戴斯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对我所说的韩国职场现象感到很诧异。对他们而言没有特别的理由需要区分正式工和临时工。但我仍向戴斯表示怀疑,如果没能完成再次续约,是否还能像现在一样快乐?难道正式工和临时工真的没有差别么?

戴斯回答说:“实际上也不全是这样。难道抗癌协会聘用我是因为只有我在募集捐款这方面做得好?我想这是对我寄予比其他普通职员更多的希望。当然压力也会比其他人大很多,虽然有些不公平但不至于心情变得糟糕。因为这说明他们认可了我的能力。”

戴斯的公寓位于阿姆斯特丹的郊区,他很小便从家里搬出来独自住在狭小的月租房内。一个月的房租1000欧元餐费500欧元,所以一个月至少要赚2000欧元才行。

他说:“虽然工作室是临时的,房子也是租的,但并不担心。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房子到期后再找新的住处。”

戴斯有个即将和他结婚的女友,虽然他还没有正式的工作和房子,但这些都成为不了阻碍他们结婚的原因。正好这时戴斯正式工的女友艾斯特来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