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寻找曙光(1)

小戴上大学的时候,许多没有稳定工作的人都选择了“下海”经商,在这些人里头成就了最早的一批富商,但大学毕业生很少会这样选择。小戴却因为受到商业浪潮的影响,在大学选了经济管理这么个专业。1989年,因为学分提前修满,小戴提早了半年从大学毕业,正式踏入社会。那时候大学生基本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但要想找到一个好工作,要动很多脑筋,而小戴基本上没在这方面动脑筋。

小戴从学校出来重操旧业,接着做餐饮生意。不过今夕不如往日,那年生意不太景气,没做多久小戴就关了餐馆,改行做起了服装生意。为了做服装生意筹集启动资金,小戴先是给别人打工,做营业员。之后准备自己做掌柜,因为租不起独立的店面,就租了国营大百货商店里的柜台卖起了服装。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上海浦东以太平洋西岸的世界金融中心为目标进行大力建设,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苏宁电器在南京开了第一家门店;四川长虹成了中国第一大彩电制造企业;联想集团开始生产和供应个人电脑……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再次掀起一波商业浪潮,潘石屹开发房地产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陈东升开始策划成立泰康人寿;“红顶商人”张玉良创办了绿地开发总公司;毛振华创办的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被誉为国内评级业规范化开始的标志……中国企业呈百花齐放之势。

就在这段时期,有一个不起眼的新兴行业也正悄然兴起。1990年4月,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讨大会。同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指出:“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防病治病自我保健方法,尤其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此后,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了足部健康法专业委员会,同时全国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的足疗学术机构。足疗保健自此走进了公众视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们对身心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足疗保健也迎着这股东风发展起来。

当时吴若石还没出名,1990年有另一位在全国非常有名气的,研究气功和足底疗法的大师来到武汉体育馆讲学,顺便收徒,由于服装生意并不景气,小戴就逮着这次机会报了名做大师学徒。由于小戴上的小学是一所武术传统学校,因此从小习武,读到高中、大学的时候,三四个人都近不了他的身,要打倒一个普通人也就几秒钟。这样小戴很轻松地成了这位大师的徒弟,之后便跟着大师在全国各地讲课,放弃了服装生意。

自从追随了这位大师后,小戴还学了不少医学知识。北京有位姓邓的老先生,最早是北京知名医院的主任医师,长得五大三粗,很黑,非常像李逵。但他的医术非常高超,找他看病的人非常多,好多病人都是托人从全国各地跑来找他看病。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个方子要收100元。给人看病的时候,这边把着脉,那边和别人说着话,然后直接写方子。他不卖药,病人需要自己拿着方子到同仁堂去抓药。尽管他看病的时候看似漫不经心,也不问病人情况,但是看得非常准。后来足疗大师让小戴跟着邓医生学了一段时间,因为小戴勤奋刻苦,学得也快,所以很快就出师了。那时候邓老师在写一本书,校对工作基本上都是小戴在做,也就间接接触了很多病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