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良史(4)

6.13曾子曰:“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译文】曾子说:“行动不要追求立即有名声,做事不要追求立即成功。自身说了话,为后人所称颂;自身做了事,为后人所秉持。君子应该终身诚惶诚恐地恪守这些信念。”

【感悟】美好的品德、优秀的习惯,是需要时间来展示和证明的。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是不应该刚栽下一棵果树,就立刻想摘到果实的。

6.14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译文】孔子说:“良药虽然很苦,但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忠言虽然刺耳,但对以后的德行操守是有好处的。”

【感悟】这句话出现在西汉刘向的《说苑》中,是否是孔子原创不敢定论,但孔子是有资格、有能力获得这句话的版权的。良药之所以成为良药,是因为它经常是苦的。

6.15子曰:“君子哉!尹绰,面訾訾[zī]:说人坏话。不誉也。”

【译文】孔子说:“尹绰是道德高尚的人,他当面批评赵简子,而不是当面奉承赵简子。”

【感悟】尹绰是晋国高官赵简子的部下,性格直率,敢于当着赵筒子的面直言犯谏,被称为良臣。好领导必须有好部下,否则,好领导也会变成坏领导。

6.16卫蘧蘧[qú]:姓;惊喜的样子。伯玉贤而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骤谏而不从,史鱼病将卒,命其子曰:“吾在卫朝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吾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能正君,则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过也。”于是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而用之,退弥子瑕而远之。孔子闻之曰:“古之列谏之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

【译文】蘧伯玉贤能却不被卫灵公重用,弥子瑕不正派反被委以重任。史鱼屡次进谏,卫灵公不采纳。史鱼得病将要去世前,对儿子说:“我在卫做官,却不能举荐蘧伯玉而劝退弥子瑕,是我身为臣子未能扶正君主的过失!生前无法正君,死了无以成礼。我死后,你将我的尸体放在窗下,就算完成丧礼。”儿子遵从了父命。卫灵公前来吊丧时,见此情景感到惊讶并责问,史鱼的儿子报告了父亲的遗命。卫灵公听后很惊愕,说:“这是我的过失啊!”于是命令将史鱼的尸体按礼仪安放妥当,重用了蘧伯玉,辞退了弥子瑕并疏远他。孔子听到此事后说:“古来有许多敢于直谏的人,但死了便也结束,未有像史鱼这样的,死了以后,还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君王,用忠正感化了君王的人,不能不称为正直的人啊!”

【感悟】春秋大义,是儒家强调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操守。史鱼是卫国的贤臣,孔子曾评价他:国家有道,他的正直像箭一样不会拐弯;国家混乱,他的正直同样如此。史鱼“尸谏”,在不寻常的创意中,彰显他的公道、正直和无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