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习惯秘而不宣拿别人东西的孩子,不是真的对拿来的东西感兴趣,而是在通过这个行为,索要他平常得不到的、对他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那样宝贝:父母的爱和关注。
来信说孩子两岁前没有跟父母在一起,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情感成长经历方面十分严重的缺失。在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之后,你们有没有采取行动弥补这方面的缺失?从来信中看,孩子的表现属于典型的缺少亲情关爱,因此把对感情的需求转化为对物质的贪得无厌。
两三岁的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称之为“偷”,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严重的道德概念。他们还处于自我中心的时期,对于“别人”以及“别人的感受”都缺乏清晰的认识,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凡是我看见的就是我的,凡是我拿到的就是我的,凡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曾经有人这样风趣地诠释3岁小儿的心态。批评他们没有用,只能让他们感觉自己坏,却不知道坏在哪里。我们成年人需要耐心地、反复地向他们解说,“我的”和“别人的”之间的差别,带动孩子用交换、轮流的方式学会分享,并且以身作则向孩子展示怎样尊重他人的物权、怎样征求他人意见:“我想玩这个,可以吗?”(成年人在动孩子东西的时候,首先征求孩子意见。)
5岁的孩子大概已经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但是他忍不住,成年人批评他,他只有用撒谎来逃脱。这仍然无关乎道德,而是他们保护自己的本能在起作用。你们只是简单地告诉他这是“坏、偷”,他也就将自己归为“坏、偷”那一类了,并没有获得更正这个行为的动力和技巧。
我不太清楚你们平时跟孩子的交流如何。除了学习成绩之外,你们是否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花时间跟他在一起玩、交谈?是否每天都向他表达你们对他无条件的爱,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当他做一个“乖”宝宝的时候,你们有没有给他足够的关注和赞赏?抑或是只有当他犯错误的时候,你们才给他特别的关注?如果是后者,那么孩子的确感到必须保持他的这个“坏习惯”,因为这是得到你们关注的唯一途径。无论好关注(拥抱、亲吻、温情、关爱、玩耍、共度时光)还是坏关注(批评、斥责、打骂、体罚),只要是关注,孩子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取。哪种行为能够引起父母激烈的反应,哪种行为就会被延续下来,屡教不改。
你说孩子对物质的欲望很强烈,同时又很小气,这都是没有得到父母充足关爱的表现。一个孩子(或者成人)如果从亲人那里索求不到足够的爱,会转而从物质(商品、食物、金钱、酒精、毒品)那里寻求安慰,因为这些东西永远不会拒绝他,不会斥骂、指责、刁难他。然而它们却也永远不会爱他,不能给他作为人来说最需要、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因此给他的满足感也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他需要不断地“拿”(吃、喝、吸、挣)来填补心灵的空白,只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填充人类精神上的黑洞。
我建议你先淡化对孩子拿别人东西这个行为的反应和关注,不要把目光紧紧盯在他做错了什么,更不要绞尽脑汁跟他对着干。如果发现他拿了别人东西,就淡淡地跟他说:“你知道这不是你的,应该还回去。你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妈妈相信你有能力做正确的事情。”
还建议你多关注孩子其他方面,尤其是感情方面。多跟孩子在一起,陪伴他、倾听他、理解他、接纳他、支持他。一旦孩子在感情方面获得了充分的满足,他就不会对物质方面表现过分强烈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