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4 都是为了孩子好,却为何无法达成共识(2)

另外,这些孩子因为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不一致,所以他们会经常陷入一种情绪的混乱中,以至于他们会对所有事情感到不安。严重的话,喜欢过分干预的妈妈的不安会让孩子更加不安,喜欢过分管制的爸爸的不安最终会使爸爸和子女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父母不安导致孩子焦虑

不安的父母是不会想到去尊重孩子的。他们越是不安就越是担忧,这种担忧是接二连三的。担忧如一场烧不尽的大火,将这些父母的焦虑燃烧殆尽后,仍会卷土重来,这让他们怒火攻心。因为不会宣泄不安的感情,他们选择发火,因为配偶不能帮助他们消除不安,他们还会选择发火。当夫妻双方同时感到不安时,他们就会一直生活在发泄怒火中。只是,这一次发火的对象换成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父母的火气,并能够泰然处之。

很多父母感到不安时,都会冲孩子发火。即使造成他们不安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孩子,他们也会乱发一通脾气。究其原因,这些父母之所以喜欢拿孩子撒气,是因为孩子是最弱势的存在,他们很稚嫩,并且离开了父母,他们就无法生存,所以出于这些心理,父母认为即使冲孩子发火,孩子也会立刻原谅他们。正如父母设想的那样,即使父母对孩子极尽谩骂、大吼大叫,甚至殴打,孩子最终都会一边呼喊着“妈妈”,一边奔向自己。但是,有很多父母却不懂得对此心怀感激。他们不懂得孩子会轻易地原谅让自己感到害怕、恐怖和混乱的事情。他们也不懂得这种行为会让孩子内心的伤口越来越大。他们反倒会因为孩子对自己轻易的原谅,认为自己可以随便对孩子施威。这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因为自己爱孩子,所以孩子也应该始终不会误解自己的心意。所以他们动辄就会对孩子发火。

这样做的后果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会显现出来。当孩子内心的伤势严重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再也不会原谅父母。当他们的力量足以和父母抗衡时,一旦父母再次发难,他们就会选择反抗,或者不予理会。但是子女的力量终究敌不过父母。他们心里即使再生气,也不能尽情地发泄,更不能转身离家。所以“父母的火气”在孩子这里,变成了“孩子的愤怒”。这是比父母的火气更为强烈的怒气。

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父母尤其要尊重孩子。父母尊重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人际关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最信任孩子,最爱孩子的人就是他们的父母。孩子只有首先跟父母和睦相处,才能跟其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孩子如果和父母交恶,那么他们将会成长为一个对周围世界多疑和不安的人。前不久,在朝鲜炮击延坪岛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好在给患者进行诊疗。那一天,我是和来医院就诊的众多不安的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每一个进来看病的人第一句话都是问:“医生,万一打仗了怎么办?”但是,那天我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安。我当时对孩子们说:“即使明天地球要灭亡了,你们也要照样去学校上学,我也要正常来这儿给病人看病。”然后就有孩子搭话说:“医生,您不知道会死吗?这很可怕的。”我回答说:“如果你爱的人都死去了,唯独剩下你一个人,这难道不是更大的问题吗?”

不能很好地应对内心不安的人,基本上都对这个世界有一种不安。外界稍微有一丝变化,他们就会感到不安;只要有一件稍微大的事情发生,他们就会因为不安而荒废了所有的事情。这些人在人际交往中也非常多疑。他们会一边想着“那个人要对我做什么?我该怎么办”,一边怀疑所有人。别人真诚以待时,他们会疑心“这个人不会是在搞什么猫腻吧”,别人郑重严肃时,他们会以为“这个人无视我,不会是讨厌我吧”,想到这儿,他们就会觉得感情受到了伤害。父母的不安也会使孩子变成这种极度不安的人。

读书导航